中文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1-12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猪主要病毒性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研究进展 | 第12-28页 |
1 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的概述 | 第12-15页 |
1.1 猪繁殖障碍类疾病病原性因素 | 第12-13页 |
1.1.1 传染病性因素 | 第12-13页 |
1.1.2 寄生虫性因素 | 第13页 |
1.2 猪繁殖障碍类疾病非病原性因素 | 第13-15页 |
1.2.1 中毒性因素 | 第13页 |
1.2.2 普通病性因素 | 第13页 |
1.2.3 免疫性因素 | 第13页 |
1.2.4 生理性因素 | 第13-14页 |
1.2.5 营养性因素 | 第14页 |
1.2.6 技术性因素 | 第14页 |
1.2.7 环境性因素 | 第14-15页 |
2 猪五种病毒性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研究概况 | 第15-25页 |
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 | 第15-17页 |
2.2 猪圆环病毒 | 第17-19页 |
2.3 猪瘟病毒 | 第19-22页 |
2.4 猪伪狂犬病病毒 | 第22-23页 |
2.5 猪细小病毒 | 第23-25页 |
3 猪病毒性繁殖障碍类疾病的综合防控措施 | 第25-28页 |
3.1 早期正确诊断 | 第25-26页 |
3.2 加强检疫监管 | 第26页 |
3.3 除病源,严消毒 | 第26页 |
3.4 加强饲养管理 | 第26-27页 |
3.5 科学免疫程序 | 第27-28页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第28-51页 |
试验一 石河子地区某猪场病毒性繁殖障碍类疾病调查及ELISA抗体水平检测 | 第28-37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9-31页 |
1.1 材料 | 第29页 |
1.1.1 时间和地点 | 第29页 |
1.1.2 猪群结构及记录 | 第29页 |
1.1.3 血清样品 | 第29页 |
1.1.4 主要试剂及仪器 | 第29页 |
1.2 方法 | 第29-31页 |
1.2.1 现场调查 | 第29-30页 |
1.2.2 数据采集 | 第30页 |
1.2.3 数据分析 | 第30页 |
1.2.4 ELISA抗体检测 | 第30-31页 |
2 结果 | 第31-34页 |
2.1 猪场管理 | 第31页 |
2.2 猪群数据统计 | 第31-32页 |
2.3 ELISA检测结果 | 第32-34页 |
3 讨论 | 第34-37页 |
试验二 石河子地区某猪场病毒性繁殖障碍类疾病临床病理学观察 | 第37-43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37-38页 |
1.1 材料 | 第37-38页 |
1.1.1 试验材料 | 第37页 |
1.1.2 仪器 | 第37-38页 |
1.2 方法 | 第38页 |
1.2.1 病史调查 | 第38页 |
1.2.2 临床观察 | 第38页 |
1.2.3 剖检观察 | 第38页 |
2 结果 | 第38-41页 |
2.1 病史调查 | 第38页 |
2.2 临床观察 | 第38-40页 |
2.3 剖检观察 | 第40-41页 |
3.讨论 | 第41-43页 |
试验三 石河子地区某猪场病毒性繁殖障碍类疾病PCR/RT-PCR检测 | 第43-51页 |
1 材料与方法 | 第44-48页 |
1.1 材料 | 第44页 |
1.1.1 组织样品 | 第44页 |
1.1.2 主要试剂 | 第44页 |
1.1.3 主要仪器 | 第44页 |
1.2 方法 | 第44-48页 |
1.2.1 引物设计 | 第44-45页 |
1.2.2 DNA提取 | 第45-46页 |
1.2.3 组织RNA的提取 | 第46页 |
1.2.4 反转录 | 第46页 |
1.2.5 常规PCR扩增 | 第46-47页 |
1.2.6 套式RT-PCR扩增 | 第47-48页 |
2 结果 | 第48-50页 |
2.1 常规PCR扩增结果 | 第48-49页 |
2.2 RT-PCR扩增结果 | 第49页 |
2.3 阳性率统计 | 第49-50页 |
3 讨论 | 第50-51页 |
全文总结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作者简介 | 第62-64页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