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9-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页 |
1.2 研究的问题与意义 | 第9-11页 |
1.2.1 研究的问题 | 第9-10页 |
1.2.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3 研究的目的与方法 | 第11-12页 |
1.3.1 研究的目的 | 第11页 |
1.3.2 研究的方法 | 第11-12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2-16页 |
2.1 中外数学教科书比较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2.2 国内数学教科书研究综述 | 第14-15页 |
2.3 文献综述小结 | 第15-16页 |
第三章 中美两国数学中与“分数”相关课程标准的比较 | 第16-26页 |
3.1 中美两国小学数学中与“分数”相关课程标准的比较 | 第16-24页 |
3.1.1 中国小学数学中与“分数”相关的课程标准 | 第16页 |
3.1.2 美国加州数学中与“分数”相关的课程标准 | 第16-19页 |
3.1.3 课程标准的异同 | 第19-23页 |
3.1.4 小结 | 第23-24页 |
3.2 对我国课标研制的建议与尝试 | 第24-26页 |
第四章 人教版和加州版数学教科书中“分数”内容的比较 | 第26-69页 |
4.1 中美两国教科书中“分数”知识点的比较 | 第26-33页 |
4.1.1 人教版教材中呈现的“分数”知识点 | 第26页 |
4.1.2 加州版数学教材中呈现的“分数”知识点 | 第26-28页 |
4.1.3 知识点的异同 | 第28-32页 |
4.1.4 小结 | 第32-33页 |
4.2 中美两国教科书中“分数”知识点编写方式的比较 | 第33-62页 |
4.2.1“分数”的基本概念 | 第33-37页 |
4.2.2 比较分数的大小 | 第37-40页 |
4.2.3 分数与除法 | 第40-41页 |
4.2.4 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 第41-43页 |
4.2.5 分数的基本性质 | 第43-44页 |
4.2.6 最大公因数 | 第44-46页 |
4.2.7 约分 | 第46-47页 |
4.2.8 最小公倍数 | 第47-49页 |
4.2.9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 | 第49-53页 |
4.2.10 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 第53-57页 |
4.2.11 分数的乘法和除法运算 | 第57-60页 |
4.2.12 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互化 | 第60-62页 |
4.3 对我国人教版教材编写的建议与尝试 | 第62-69页 |
4.3.1 对人教版教材中与“分数”相关知识点编写的建议 | 第62-65页 |
4.3.2 对人教版教材重新编写进行较小尝试 | 第65-6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2页 |
5.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第69-71页 |
5.1.1 与标准(2011 年版)相比,课程中心思想比较具体且完备 | 第69页 |
5.1.2 与加州版中“分数”知识点的分布相比,人教版更加系统 | 第69-70页 |
5.1.3 人教版多利用实物、几何,加州版还用数轴、分数墙 | 第70页 |
5.1.4 人教版多以填空、提问探究方式呈现知识点,加州版会呈现完整过程 | 第70-71页 |
5.1.5 与人教版中内容的完备程度相比,加州版比较完善 | 第71页 |
5.2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