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飞机公司发展战略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9页 |
1.2 研究思路和框架 | 第9-11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9-10页 |
1.2.2 研究框架 | 第10-11页 |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 | 第11-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1-12页 |
1.3.2 研究创新 | 第12页 |
1.4 术语解释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第14-21页 |
2.1 竞争战略理论 | 第14-15页 |
2.2 战略环境分析 | 第15-18页 |
2.2.1 五力模型 | 第15-16页 |
2.2.2 PEST分析法 | 第16-17页 |
2.2.3 SWOT分析法 | 第17-18页 |
2.2.4 QSPM矩阵分析 | 第18页 |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第3章 S飞机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第21-37页 |
3.1 宏观环境 | 第21-27页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第21-23页 |
3.1.2 经济环境 | 第23-25页 |
3.1.3 社会环境 | 第25-26页 |
3.1.4 技术环境 | 第26-27页 |
3.2 行业环境 | 第27-34页 |
3.2.1 行业介绍 | 第27-28页 |
3.2.2 发展现状 | 第28-29页 |
3.2.3 未来趋势 | 第29-30页 |
3.2.4 行业结构分析 | 第30-34页 |
3.3 机会与威胁 | 第34-37页 |
3.3.1 机会分析 | 第34-35页 |
3.3.2 威胁分析 | 第35-37页 |
第4章 S飞机公司内部条件分析 | 第37-53页 |
4.1 公司概况 | 第37-43页 |
4.1.1 基本情况 | 第37-39页 |
4.1.2 发展历程 | 第39-43页 |
4.2 资源和能力 | 第43-49页 |
4.2.1 资源分析 | 第43-46页 |
4.2.2 能力分析 | 第46-49页 |
4.3 优势与劣势 | 第49-53页 |
4.3.1 优势分析 | 第49-52页 |
4.3.2 劣势分析 | 第52-53页 |
第5章 公司战略的选择与确定 | 第53-62页 |
5.1 愿景、使命和战略目标 | 第53-55页 |
5.2 SWOT分析 | 第55-57页 |
5.3 QSPM矩阵分析 | 第57-59页 |
5.4 三种战略的可行性分析 | 第59-61页 |
5.4.1 成本领先战略 | 第59页 |
5.4.2 差异化战略 | 第59-60页 |
5.4.3 集中化战略 | 第60-61页 |
5.5 发展战略的确定 | 第61-62页 |
第6章 公司战略实施和保障措施 | 第62-70页 |
6.1 共享资源协同优势,强化战略引领能力 | 第62-63页 |
6.1.1 强化维修资源协同 | 第62-63页 |
6.1.2 加强对外投资合作 | 第63页 |
6.2 推行精准营销策略,强化市场推广能力 | 第63-64页 |
6.2.1 进军国产大飞机产业链 | 第63-64页 |
6.2.2 扩大第三方业务市场 | 第64页 |
6.3 实行成本效益策略,强化效益管控能力 | 第64-65页 |
6.3.1 打造成本控制子文化 | 第64-65页 |
6.3.2 提高资产和工时利用率 | 第65页 |
6.4 推行安全维修策略,强化质量管控能力 | 第65-66页 |
6.4.1 建设安全诚信文化 | 第65-66页 |
6.4.2 提升“精致维修”体系建设 | 第66页 |
6.4.3 推进“精益生产”体系运作 | 第66页 |
6.5 实行人力资源策略,完善人资管理体系 | 第66-70页 |
6.5.1 企校合作,打造职业化队伍 | 第66-67页 |
6.5.2 培养飞机维修技术专家 | 第67-68页 |
6.5.3 完善绩效考核评价体系 | 第68-70页 |
第7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