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1 绪论 | 第10-12页 |
2 文献综述 | 第12-26页 |
·乐观倾向 | 第12-17页 |
·乐观倾向的概念 | 第12页 |
·乐观倾向的心理结构 | 第12-14页 |
·乐观的测量 | 第14-15页 |
·乐观倾向的相关研究 | 第15-17页 |
·父母教养方式 | 第17-20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涵义 | 第17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分类 | 第17-18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测量 | 第18-19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 第19-20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 | 第20-23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含义 | 第20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维度 | 第20-21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测量 | 第21-22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研究意义 | 第23-26页 |
·理论意义 | 第23页 |
·实践意义 | 第23-26页 |
3 研究设计 | 第26-28页 |
·研究内容 | 第26页 |
·研究方法 | 第26页 |
·研究对象 | 第26-27页 |
·研究工具 | 第27页 |
·简式父母教养方式量表中文版(S-EMBU) | 第27页 |
·生活定向测验修订版(LOT-R) | 第27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问卷(CERQ) | 第27页 |
·施测及数据处理 | 第27-28页 |
4 研究结果 | 第28-40页 |
·大学生乐观倾向的特点 | 第28-29页 |
·大学生乐观倾向的总体情况 | 第28页 |
·大学生乐观倾向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28-29页 |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特点 | 第29-31页 |
·大学生的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特点 | 第29页 |
·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29-31页 |
·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点 | 第31-33页 |
·大学生的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总体特点 | 第31-32页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人口学差异比较 | 第32-33页 |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乐观倾向的关系 | 第33-35页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关系 | 第33-34页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乐观倾向的相关关系 | 第34页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乐观倾向的相关关系 | 第34-35页 |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乐观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35-37页 |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认知调节策略对乐观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35-36页 |
·父母教养方式对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回归分析 | 第36-37页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乐观倾向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37-40页 |
·父母情感温暖、积极重评策略与乐观倾向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38页 |
·父母过度保护、灾难化策略与乐观倾向的中介作用分析 | 第38-40页 |
5 分析与讨论 | 第40-50页 |
·大学生乐观倾向的特征分析 | 第40-41页 |
·大学生乐观倾向的总体情况 | 第40页 |
·大学生乐观倾向的差异分析 | 第40-41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特征分析 | 第41-43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总体情况 | 第41-42页 |
·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特征分析 | 第43-44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总体情况 | 第43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差异分析 | 第43-44页 |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乐观倾向的关系 | 第44-45页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的相关关系 | 第44-45页 |
·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乐观倾向的相关关系 | 第45页 |
·认知情绪调节策略与大学生乐观倾向的相关关系 | 第45页 |
·父母教养方式、大学生认知调节策略对乐观倾向的回归分析 | 第45-46页 |
·大学生认知情绪调节策略在父母教养方式影响大学生乐观倾向中的中介效应检验 | 第46-47页 |
·结论 | 第47-50页 |
6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第50-52页 |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 第50页 |
·研究展望 | 第50-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6页 |
附录 | 第56-58页 |
致谢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