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轮轴磨床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实现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论文背景 | 第11-14页 |
| ·凸轮轴的磨削特点 | 第11-13页 |
| ·凸轮轴的磨削方式 | 第13-14页 |
| ·发展现状 | 第14-17页 |
| ·数控系统历史简介 | 第14-16页 |
| ·国内外数控系统简介 | 第16-17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本文工作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蓝天数控”开放式体系结构研究 | 第19-3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特征 | 第19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设计原则 | 第19-20页 |
| ·开放式数控系统的结构框架 | 第20-25页 |
| ·硬件层 | 第21页 |
| ·软件层 | 第21-22页 |
| ·操作系统层 | 第22-25页 |
| ·基于 RCS 开放式数控软件平台 | 第25-29页 |
| ·RCS 设计方法 | 第25-26页 |
| ·RCS 基本结构 | 第26-27页 |
| ·RCS 通信机制 | 第27-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三章 面向凸轮轴的专用磨削数控系统二次开发平台 | 第30-39页 |
| ·数控系统二次开发平台 | 第30-33页 |
| ·系统的硬件平台 | 第30-31页 |
| ·系统的软件平台 | 第31-32页 |
| ·支持多通道的系统网络化平台 | 第32-33页 |
| ·二次开发平台结构及开发环境和工具 | 第33-38页 |
| ·二次开发平台结构 | 第33-34页 |
| ·二次开发平台的运行机制和工具 | 第34-35页 |
| ·数控系统扩展控制功能接口 | 第35-36页 |
| ·用户操作界面开发工具 | 第36-37页 |
| ·外部设备现场总线接口技术 | 第37-38页 |
| ·小结 | 第38-39页 |
| 第四章 凸轮轴轮廓曲线插补算法的研究与实现 | 第39-48页 |
| ·凸轮轴轮廓曲线插补方法的研究 | 第39-43页 |
| ·三次样条函数介绍 | 第39-40页 |
| ·凸轮轮廓的三次样条拟合 | 第40-42页 |
| ·追赶法 | 第42-43页 |
| ·凸轮轮廓曲线三次样条拟合的优缺点 | 第43页 |
| ·凸轮轴轮廓五次多项式曲线插补算法 | 第43-46页 |
| ·平滑曲线的生成 | 第43-45页 |
| ·平滑曲线的插补 | 第45-46页 |
| ·实验仿真 | 第46-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五章 凸轮轴运动控制算法的设计及实现 | 第48-59页 |
| ·引言 | 第48页 |
| ·面向凸轮轴专用磨床控制系统的设计 | 第48页 |
| ·凸轮运动控制的实现方法 | 第48-49页 |
| ·运动控制功能模块的 PID 实现 | 第49-54页 |
| ·面向凸轮轴的运动控制算法的仿真 | 第54-58页 |
| ·控制系统的控制流程 | 第54-55页 |
| ·速度控制模块仿真分析 | 第55-58页 |
|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 结束语 | 第59-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发表文章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