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与服务系统性能分析和管理策略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目录 | 第9-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3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5页 |
·制造企业增强服务成为必然趋势 | 第12-13页 |
·面向产品的产品服务包 | 第13-14页 |
·生产系统的新特征 | 第14-15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5-18页 |
·研究目的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8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第18-21页 |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思路框架 | 第20-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二章 生产与服务系统管理研究综述 | 第23-40页 |
·服务型制造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服务型制造运作管理研究 | 第25-34页 |
·生产与服务系统管理策略研究 | 第34-38页 |
·单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管理策略研究 | 第34-36页 |
·多产品生产系统和服务系统能力分配策略研究 | 第36-38页 |
·不耐烦行为研究 | 第38-39页 |
·现有文献评述 | 第39-40页 |
第三章 单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管理策略 | 第40-68页 |
·引言 | 第40-41页 |
·最优生产策略 | 第41-48页 |
·问题描述和建模 | 第41-44页 |
·最优动态生产策略 | 第44-47页 |
·收益对最优策略的影响 | 第47-48页 |
·不耐烦行为对系统影响 | 第48-59页 |
·Markov 建模 | 第49-51页 |
·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 第51-57页 |
·对最优管理的影响 | 第57-59页 |
·本章小结 | 第59-62页 |
·本章附录 | 第62-68页 |
引理3.1证明 | 第62页 |
引理3.2(i)证明 | 第62页 |
引理3.2(ii)证明 | 第62-65页 |
引理3.2(iii)证明 | 第65-67页 |
引理3.3证明 | 第67页 |
定理3.1证明 | 第67-68页 |
第四章 两类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能力分配策略 | 第68-97页 |
·引言 | 第68-69页 |
·最优服务能力分配策略 | 第69-73页 |
·生产能力分配策略 | 第73-80页 |
·可行生产策略 | 第74-75页 |
·最优生产策略数值分析 | 第75-77页 |
·固定优先权静态基本库存策略 | 第77-78页 |
·高优先权产品生产策略的近似 | 第78-80页 |
·策略对比 | 第80-89页 |
·分散与集中决策下最优服务策略对比 | 第80-82页 |
·两种服务优先权下成本对比 | 第82-84页 |
·四种生产与服务策略对比 | 第84-89页 |
·不耐烦行为对系统影响 | 第89-95页 |
·问题描述 | 第89-90页 |
·Markov 建模 | 第90-91页 |
·系统性能指标 | 第91-92页 |
·优化 | 第92-95页 |
·本章小结 | 第95-97页 |
第五章 批量需求下两类产品生产与服务系统性能分析 | 第97-115页 |
·引言 | 第97-98页 |
·Markov 建模 | 第98-103页 |
·问题描述 | 第98-100页 |
·Markov 建模 | 第100-102页 |
·系统性能指标 | 第102-103页 |
·批量需求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103-108页 |
·不耐烦行为对系统性能影响 | 第108-114页 |
·本章小结 | 第114-115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115-121页 |
·主要结论 | 第115-117页 |
·创新之处 | 第117-118页 |
·局限与展望 | 第118-121页 |
附录 研究方法 | 第121-124页 |
参考文献 | 第124-135页 |
致谢 | 第135-136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第136-138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 第138-139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奖 | 第139-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