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信号非理想传输的信号完整性研究
目录 | 第1-6页 |
表目录 | 第6-7页 |
图目录 | 第7-10页 |
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6页 |
·课题的研究背景 | 第12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研究目的以及意义 | 第13页 |
·本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6页 |
第二章 信号完整性基础理论 | 第16-22页 |
·信号完整性的含义 | 第16-17页 |
·信号完整性的成因 | 第17-19页 |
·阻抗描述信号完整性 | 第17页 |
·实际与理想的电路元件 | 第17-18页 |
·时域中理想的阻抗 | 第18-19页 |
·频域中的阻抗 | 第19页 |
·传输线 | 第19-21页 |
·特征阻抗 | 第20-21页 |
·传输延时 | 第21页 |
·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第三章 传输线反射基础理论研究及仿真分析 | 第22-44页 |
·反射形成机理 | 第22-23页 |
·影响反射的因素 | 第23-34页 |
·阻性负载所引起的反射问题 | 第24-25页 |
·短传输线引起的反射问题 | 第25-28页 |
·传输线延时对反射问题的影响 | 第28-29页 |
·容性突变所引起的反射问题 | 第29-32页 |
·感性突变所引起的反射问题 | 第32-34页 |
·缓解反射的端接技术 | 第34-39页 |
·点对点拓扑各种端接技术 | 第34-36页 |
·点对点拓扑各种端接策略仿真图形比较 | 第36-37页 |
·点对多点端接拓扑 | 第37-38页 |
·差分线端接 | 第38-39页 |
·高速互连信号反射问题研究 | 第39-43页 |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四章 过孔对信号传输的影响以及信号完整性分析 | 第44-68页 |
·过孔基本概念 | 第44-45页 |
·过孔的寄生效应与模型 | 第45-50页 |
·过孔的寄生电容和寄生电感 | 第45-47页 |
·过孔模型 | 第47-50页 |
·过孔对信号传输的影响 | 第50-66页 |
·过孔对阻抗连续性的影响 | 第50-51页 |
·过孔直径变化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 第51-53页 |
·过孔高度变化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 第53-55页 |
·焊盘与反焊盘直径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 第55-58页 |
·过孔残留长桩的长度对信号质量的影响 | 第58-60页 |
·信号过孔与地过孔 | 第60-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第五章 高速信号参考平面完整性分析 | 第68-82页 |
·传输线与返回路径模型 | 第68-71页 |
·参考平面不完整对信号的影响 | 第71-75页 |
·参考平面上开槽对信号的影响 | 第71-73页 |
·参考平面不理想对信号的影响 | 第73-75页 |
·返回路径中参考平面的切换对信号的影响 | 第75-79页 |
·实例分析 | 第79-81页 |
·本章小结 | 第81-82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82-84页 |
·论文总结 | 第82-83页 |
·展望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参考文献 | 第85-88页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