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学理论论文--教学研究和改革论文

论学习的实践属性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20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1页
  (一) 对功利主义学习观的反思第9-10页
  (二) 走向学生的生活世界是当代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第10-11页
 二、研究现状述评第11-18页
  (一) 学习观研究述评第11-14页
  (二) 学习的实践属性研究述评第14-18页
 三、研究意义第18-19页
  (一) 丰富与发展学习理论研究第18页
  (二) 提升学生的学习生活质量第18-19页
 四、方法思路第19-20页
  (一) 研究方法第19页
  (二) 研究思路第19-20页
第一章 学习的实践属性解析第20-34页
 一、"实践"概念的理解第20-23页
  (一) 传统实践观及其局限第20-21页
  (二) 马克思的生存论实践观诠释第21-23页
 二、实践属性是学习的基本属性第23-29页
  (一) 从学习主体来看,人是实践性存在物第23-24页
  (二) 从学习内容来看,学习内容具有实践属性第24-25页
  (三) 从学习方式来看,实践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第25-27页
  (四) 从学习过程来看,学习活动本身是一个实践的过程第27-28页
  (五) 从学习目的来看,培养改造世界的主体是学习的应然使命第28-29页
 三、学习实践属性的内涵第29-34页
  (一) 问题性第29-31页
  (二) 情境性第31-32页
  (三) 价值性第32-34页
第二章 学习实践属性的遮蔽与反思第34-46页
 一、现状描述:学习实践属性的遮蔽第34-37页
  (一) 书本知识的独尊第34-35页
  (二) 单一机械的认知训练第35-36页
  (三) 两只脚的电子辞典第36-37页
 二、叩问学习:实践属性遮蔽的背后第37-42页
  (一) 理性主义对现实生活世界的简单化和抽象化第38-40页
  (二) 旁观者思维导致认识与实践分离第40-42页
 三、思维转向:实践属性彰显之前提第42-46页
  (一) 从理性主义思维到实践思维第42-44页
  (二) 从旁观者思维到参与者思维第44-46页
第三章 学习实践属性的彰显第46-59页
 一、以问题为中心第46-50页
  (一) 问题的教育价值第46-47页
  (二) 如何设计问题第47-50页
 二、以情境为纽带第50-53页
  (一) 情境的教育价值第50-51页
  (二) 如何创设情境第51-53页
 三、以价值生成为宗旨第53-59页
  (一) 以深度教学促进价值生成第54页
  (二) 如何实施深度教学第54-59页
结语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3页
后记第63页

论文共6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课堂应答系统(CRS)在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
下一篇:论教师错误的课程资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