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劳动争议影响因素研究
|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1页 |
| 目录 | 第11-14页 |
| 1 绪论 | 第14-19页 |
|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文献研究法 | 第16-17页 |
| ·访谈法 | 第17页 |
| ·定量与定性结合分析法 | 第17页 |
| ·实证研究法 | 第17页 |
|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 2 劳动争议相关综述 | 第19-37页 |
| ·劳动关系概述 | 第19-21页 |
| ·劳动关系的概念 | 第19页 |
| ·和谐劳动关系的内涵及基本特征 | 第19-20页 |
| ·经济转型期劳动关系的现状 | 第20-21页 |
| ·国内外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 第21-25页 |
| ·国外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 第21-23页 |
| ·国内劳动关系研究综述 | 第23-25页 |
| ·劳动争议概述 | 第25-32页 |
| ·劳动争议的概念 | 第25-26页 |
| ·劳动争议的特征 | 第26-28页 |
| ·劳动争议的分类 | 第28-29页 |
| ·劳动争议解决机制 | 第29-30页 |
| ·劳动争议处理机构 | 第30页 |
| ·劳动争议处理的方式及相互关系 | 第30-32页 |
| ·国内外劳动争议研究概述 | 第32-37页 |
| ·国外劳动争议研究现状概述 | 第32-33页 |
| ·国内劳动争议研究现状概述 | 第33-37页 |
| 3 四川省劳动争议现状分析 | 第37-45页 |
| ·数据来源 | 第37页 |
| ·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情况分析 | 第37-41页 |
| ·案件受理数量分析 | 第37-38页 |
| ·集体劳动争议情况分析 | 第38-39页 |
| ·劳动者申诉案件分析 | 第39-40页 |
| ·劳动争议原因分析 | 第40-41页 |
| ·劳动争议处理情况分析 | 第41-44页 |
| ·争议结案情况分析 | 第41页 |
| ·争议处理方式分析 | 第41-43页 |
| ·争议处理结果分析 | 第43-44页 |
|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 4 四川省劳动争议影响因素研究 | 第45-70页 |
| ·四川省劳动争议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 第45-62页 |
| ·研究对象与模型构建 | 第45-49页 |
| ·数据分析 | 第49-60页 |
| ·定量分析结论 | 第60-62页 |
| ·四川省劳动争议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 第62-69页 |
| ·劳动关系法制化与劳动争议关系研究 | 第62页 |
| ·劳动关系法制化的概念 | 第62页 |
| ·我国劳动争议法制建设历程 | 第62-65页 |
| ·四川省针对劳动争议颁布的相关地方法规 | 第65-66页 |
| ·劳动关系法制化对劳动争议的影响分析 | 第66-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5 对策建议 | 第70-74页 |
| ·建立争议的预防机制 | 第70-72页 |
| ·完善我省的企业工资协商管理制度 | 第70-71页 |
| ·设立争议咨询机构为劳动者提供援助 | 第71-72页 |
| ·建立长效的争议解决机制 | 第72-74页 |
| ·建立四川省劳动争议调解的“六方”联动机制 | 第72页 |
| ·建立健全劳动法制体系 | 第72-74页 |
| 6 本文的创新、不足与展望 | 第74-75页 |
| ·本文的创新 | 第74页 |
| ·本文的不足 | 第74页 |
| ·研究展望 | 第74-75页 |
| 参考文献 | 第75-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