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汉语感觉动词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摘要 | 第1-9页 |
PEΦEPA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4页 |
一、本文的研究对象 | 第11-12页 |
(一) 感觉动词的界定 | 第11页 |
(二) 感觉动词的类别 | 第11-12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2-17页 |
(一) 单语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二) 双语对比研究现状 | 第15-17页 |
三、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一) 隐喻映射理论 | 第17-18页 |
(二) 语义场理论 | 第18-19页 |
(三) 义素分析理论 | 第19-20页 |
四、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20-21页 |
(一) 对比分析法 | 第20页 |
(二) 定量和定性分析法 | 第20-21页 |
(三)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第21页 |
五、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1页 |
(一) 研究目的 | 第21页 |
(二) 研究意义 | 第21页 |
六、创新之处 | 第21-22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七、论文结构 | 第22页 |
注释 | 第22-24页 |
第二章 俄汉语视觉动词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 第24-68页 |
一、俄汉语视觉动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24页 |
(一) 俄汉语视觉动词的界定标准 | 第24页 |
(二) 俄汉语视觉动词的分类 | 第24页 |
二、俄汉语视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24-56页 |
(一) 俄语视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24-41页 |
(二) 汉语视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41-56页 |
三、俄汉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56-63页 |
(一) 俄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56-60页 |
(二) 汉语视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60-63页 |
四、俄汉语视觉动词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一) 义素对比分析 | 第63-66页 |
(二) 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 第66页 |
本章小结 | 第66-67页 |
注释 | 第67-68页 |
第三章 俄汉语听觉动词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 第68-86页 |
一、俄汉语听觉动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68页 |
(一) 俄汉语听觉动词的界定标准 | 第68页 |
(二) 俄汉语听觉动词的分类 | 第68页 |
二、俄汉语听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68-78页 |
(一) 俄语听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68-74页 |
(二) 汉语听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74-78页 |
三、俄汉语听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78-83页 |
(一) 俄语听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79-81页 |
(二) 汉语听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81-83页 |
四、俄汉语听觉动词对比分析 | 第83-85页 |
(一) 义素对比分析 | 第83-84页 |
(二) 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 第84-85页 |
本章小结 | 第85页 |
注释 | 第85-86页 |
第四章 俄汉语嗅觉动词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 第86-95页 |
一、俄汉语嗅觉动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86页 |
(一) 俄汉语嗅觉动词的界定标准 | 第86页 |
(二) 俄汉语嗅觉动词的分类 | 第86页 |
二、俄汉语嗅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86-90页 |
(一) 俄语嗅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86-89页 |
(二) 汉语嗅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89-90页 |
三、俄汉语嗅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90-92页 |
(一) 俄语嗅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90-91页 |
(二) 汉语嗅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91-92页 |
四、俄汉语嗅觉动词对比分析 | 第92-94页 |
(一) 义素对比分析 | 第92-93页 |
(二) 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 第93-94页 |
本章小结 | 第94页 |
注释 | 第94-95页 |
第五章 俄汉语味觉动词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 第95-104页 |
一、俄汉语味觉动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95页 |
(一) 俄汉语味觉动词的界定标准 | 第95页 |
(二) 俄汉语味觉动词的分类 | 第95页 |
二、俄汉语味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95-99页 |
(一) 俄语味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95-97页 |
(二) 汉语味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97-99页 |
三、俄汉语味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99-101页 |
(一) 俄语味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99-100页 |
(二) 汉语味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100-101页 |
四、俄汉语味觉动词对比分析 | 第101-102页 |
(一) 义素对比分析 | 第101-102页 |
(二) 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 第102页 |
本章小结 | 第102-103页 |
注释 | 第103-104页 |
第六章 俄汉语触觉动词认知语义对比分析 | 第104-116页 |
一、俄汉语触觉动词的界定和分类 | 第104页 |
(一) 俄汉语触觉动词的界定标准 | 第104页 |
(二) 俄汉语触觉动词的分类 | 第104页 |
二、俄汉语触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104-110页 |
(一) 俄语触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104-108页 |
(二) 汉语触觉动词义素分析 | 第108-110页 |
三、俄汉语触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110-113页 |
(一) 俄语触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110-112页 |
(二) 汉语触觉动词的隐喻映射 | 第112-113页 |
四、俄汉语触觉动词对比分析 | 第113-115页 |
(一) 义素对比分析 | 第113-114页 |
(二) 隐喻映射对比分析 | 第114-115页 |
本章小结 | 第115页 |
注释 | 第115-116页 |
结论 | 第116-117页 |
参考文献 | 第117-12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122-124页 |
致谢 | 第12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