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集团管控模式研究
| 致谢 | 第1-6页 |
|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1 引言 | 第12-24页 |
| ·研究背景 | 第12-17页 |
| ·研究意义 | 第17-20页 |
| ·研究的逻辑框架和主要内容 | 第20-22页 |
| ·研究的创新点 | 第22-24页 |
|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 第24-64页 |
| ·企业集团的内涵 | 第24-29页 |
| ·外部机制观 | 第29-32页 |
| ·交易成本理论和外部市场条件 | 第29页 |
| ·社会关系观 | 第29-30页 |
| ·政治经济观和政治经济要素 | 第30-31页 |
| ·代理理论与外部监控机制 | 第31-32页 |
| ·内部机制观 | 第32-36页 |
| ·水平联结 | 第32-34页 |
| ·垂直联结 | 第34-36页 |
| ·内外部机制互动观 | 第36-45页 |
| ·母子公司管控观 | 第45-61页 |
| ·管控系统 | 第45-49页 |
| ·管控目标 | 第49-52页 |
| ·管控机制 | 第52-61页 |
| ·研究评述 | 第61-64页 |
| 3 理论发展与模型构建 | 第64-96页 |
| ·制度环境 | 第66-70页 |
| ·管控机制 | 第70-83页 |
| ·正式管控 | 第76-81页 |
| ·非正式管控 | 第81-83页 |
| ·管控机制的前置因素 | 第83-92页 |
| ·任务特征 | 第84-87页 |
| ·资源贡献 | 第87-92页 |
| ·权变因素 | 第92-94页 |
| ·集团管控的绩效 | 第94-96页 |
| 4 假设提出 | 第96-120页 |
| ·管控模式选择 | 第97-112页 |
| ·任务特征与管控模式 | 第97-100页 |
| ·资源贡献与管控模式 | 第100-106页 |
| ·母子公司冲突的调节作用 | 第106-111页 |
| ·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 | 第111-112页 |
| ·管控模式与绩效的关系 | 第112-120页 |
| ·母子公司冲突的调节作用 | 第114-117页 |
| ·组织能力的调节机制 | 第117-120页 |
| 5 研究方法 | 第120-140页 |
| ·研究设计与抽样 | 第120-123页 |
| ·问卷设计与研究数据获取 | 第121-122页 |
| ·调查程序 | 第122-123页 |
| ·问卷整理 | 第123-126页 |
| ·变量定义与测度 | 第126-140页 |
| ·变量的操作性定义 | 第126-129页 |
| ·样本的信度和效度 | 第129-140页 |
| 6 实证分析与结果 | 第140-150页 |
| ·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141-143页 |
| ·假设验证 | 第143-150页 |
| ·管控模式的选择 | 第143-147页 |
| ·管控模式的有效性 | 第147-150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150-156页 |
| ·研究结论 | 第150-152页 |
| ·研究展望 | 第152-1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156-174页 |
| 附录Ⅰ | 第174-180页 |
| 作者简历 | 第180-184页 |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