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C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4页 |
一、研究背景、对象和意义 | 第10-12页 |
(一)研究背景 | 第10页 |
(二)研究对象 | 第10-11页 |
(三)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 第12-14页 |
(一)研究方法和手段 | 第12-13页 |
(二)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相关文献与理论综述 | 第14-27页 |
一、绩效和绩效考评的含义 | 第14-15页 |
(一)绩效 | 第14-15页 |
(二)绩效考评 | 第15页 |
二、激励理论 | 第15-20页 |
(一)内容型激励理论 | 第16-17页 |
(二)过程型激励理论 | 第17-19页 |
(三)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 第19-20页 |
三、绩效考评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1页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21-22页 |
四、绩效考评的方法 | 第22-27页 |
(一)常用绩效考评方法 | 第22-26页 |
(二)几种常用绩效考评方法的比较 | 第26-27页 |
第三章 KC 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模式诊断 | 第27-33页 |
一、KC 公司基本情况简介 | 第27-28页 |
二、KC 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模式介绍 | 第28-29页 |
(一)绩效考评目的 | 第28页 |
(二)绩效考评对象 | 第28页 |
(三)绩效考评方式 | 第28-29页 |
三、KC 公司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模式评价 | 第29-33页 |
(一)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模式的问题提取 | 第29-30页 |
(二)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模式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0-32页 |
(三)原有员工绩效考评模式的评价小结 | 第32-33页 |
第四章 KC 公司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设计 | 第33-47页 |
一、员工绩效考评系统设计的要点 | 第33-36页 |
(一)绩效考评系统设计的目的 | 第33页 |
(二)绩效考评系统设计的原则 | 第33-34页 |
(三)绩效考评系统实施的主体 | 第34-35页 |
(四)绩效考评系统实施对象分析 | 第35-36页 |
二、员工绩效考评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36-38页 |
(一)建立绩效考评体系框架 | 第36-37页 |
(二)员工绩效指标的制定 | 第37页 |
(三)考评指标分层 | 第37-38页 |
三、员工绩效考评指标权重的确定 | 第38-41页 |
(一)设置权重的方法选择 | 第38页 |
(二)指标权重的计算 | 第38-41页 |
四、员工年度绩效考评结果的计算 | 第41-43页 |
(一)考评人员打分方式的确定 | 第41-42页 |
(二)重点工作加减分评价 | 第42页 |
(三)考评结果的计算 | 第42-43页 |
五、员工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 第43-44页 |
(一)绩效考评结果的量化分级 | 第43页 |
(二)绩效考评结果的运用 | 第43-44页 |
六、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流程及制度保障 | 第44-47页 |
(一)绩效考评系统的流程 | 第44-45页 |
(二)绩效考评系统的实施 | 第45-46页 |
(三)绩效考评制度的确立 | 第46-47页 |
第五章 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持续改进 | 第47-50页 |
一、员工绩效考评系统的持续改进计划 | 第47-49页 |
(一)持续改进计划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 第47页 |
(二)绩效改进计划的实施 | 第47-49页 |
二、员工绩效考评系统持续改进的意义 | 第49-50页 |
第六章 结论和展望 | 第50-53页 |
一、本文研究成果总结 | 第50-52页 |
(一)绩效考评系统的成功要素 | 第50-51页 |
(二)绩效考评系统的根本目标 | 第51页 |
(三)绩效考评系统设计的具体成果 | 第51-52页 |
二、本研究可能的创新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 第56-75页 |
附录1:2013 年部门方针目标管理分解表 | 第56-60页 |
附录2:员工职务说明书 | 第60-68页 |
附录3:员工绩效考评评价表 | 第68-7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第75-76页 |
致谢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