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本体的异构诊疗信息的集成方法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3页 |
|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8页 |
| ·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 ·论文思路与框架 | 第10-11页 |
| ·论文结构 | 第11-13页 |
| 第二章 本体与异构数据集成方法综述 | 第13-28页 |
| ·本体相关概念 | 第13-21页 |
| ·本体的定义 | 第13-14页 |
| ·本体的优点 | 第14-15页 |
| ·本体的分类 | 第15-17页 |
| ·本体描述语言 | 第17-20页 |
| ·本体编辑工具 | 第20-21页 |
| ·本体构建方法综述 | 第21-22页 |
| ·人工构建方法 | 第21-22页 |
| ·半自动构建方法 | 第22页 |
| ·自动构建方法 | 第22页 |
| ·本体融合综述 | 第22-27页 |
| ·全局本体和局部本体的映射 | 第23-24页 |
| ·局部本体间的映射 | 第24页 |
| ·本体合并和连接中的本体映射 | 第24-27页 |
| ·小结 | 第27-28页 |
| 第三章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概述 | 第28-30页 |
|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 | 第28-29页 |
| ·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的作用 | 第29页 |
| ·小结 | 第29-30页 |
| 第四章 初始本体的构建 | 第30-40页 |
| ·医疗关系数据库 | 第30-32页 |
| ·转换方法 | 第32-39页 |
| ·实体的映射 | 第32-34页 |
| ·属性的映射 | 第34-35页 |
| ·实体完整性映射 | 第35-36页 |
| ·映射关联的基数关系 | 第36页 |
| ·视图的映射 | 第36-37页 |
| ·触发器的映射 | 第37页 |
| ·实例的填充 | 第37-38页 |
| ·本体结构调整 | 第38-39页 |
| ·小结 | 第39-40页 |
| 第五章 本体融合 | 第40-51页 |
| ·本体融合框架 | 第40-43页 |
| ·待融合概念的识别 | 第43-46页 |
| ·相似概念 | 第43-44页 |
| ·父子类概念 | 第44-46页 |
| ·融合操作 | 第46-49页 |
| ·原子操作集合 | 第47-48页 |
| ·复合操作集合 | 第48页 |
| ·融合操作过程 | 第48-49页 |
| ·小结 | 第49-51页 |
| 第六章 系统实现与验证 | 第51-55页 |
| ·关系数据库连接配置 | 第51页 |
| ·诊疗信息集成过程 | 第51-54页 |
|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7页 |
| ·总结 | 第55-56页 |
| ·展望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0-63页 |
| 附件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