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10-26页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 | 第10-24页 |
一、我国高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10-15页 |
二、我国高中作文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及要求 | 第15-18页 |
三、我国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现状 | 第18-21页 |
四、国外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及其启示 | 第21-2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意义 | 第24-26页 |
一、研究的内容 | 第24页 |
二、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24-25页 |
三、研究的意义 | 第25-26页 |
第二章 高中作文教学的知识价值取向 | 第26-39页 |
第一节 知识价值取向的理论溯源及其反思 | 第26-32页 |
一、知识与知识价值取向 | 第26-27页 |
二、知识价值取向的历史溯源 | 第27-28页 |
三、知识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第28-32页 |
第二节 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迷失 | 第32-39页 |
一、“主体”的迷失 | 第32-33页 |
二、“真实”的迷失 | 第33-35页 |
三、“思想”的迷失 | 第35-37页 |
四、“创新”的迷失 | 第37-39页 |
第三章 从知识作文到智慧作文: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转向 | 第39-53页 |
第一节 知识作文和智慧作文:概念、教学特点及价值比较 | 第39-46页 |
一、知识作文:概念、教学特点及价值 | 第39-41页 |
二、智慧作文:概念、教学特点及价值 | 第41-44页 |
三、两者的比较 | 第44-46页 |
第二节 走向智慧作文:高中作文教学的价值选择 | 第46-53页 |
一、从教育智慧、教学智慧到智慧作文 | 第46-48页 |
二、智慧作文的几个维度 | 第48-53页 |
第四章 高中生智慧作文的教学策略 | 第53-65页 |
第一节 生命表达——智慧作文的写作与言说 | 第53-59页 |
一、改变应试作文与应试心态 | 第54-56页 |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作文表达习惯和态度 | 第56-57页 |
三、由“被动式作文”到“主动式作文” | 第57-58页 |
四、在训练中发现自我和表达自我 | 第58-59页 |
第二节 生命互动——智慧作文的共写共改 | 第59-61页 |
一、师生共写 | 第60-61页 |
二、师生共改 | 第61页 |
第三节 生命成长——智慧作文的评价 | 第61-65页 |
一、教师评价(他评) | 第62-63页 |
二、学生评价(自评) | 第63-65页 |
结语:作文关乎智慧,智慧关涉学生的发展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1页 |
硕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