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非构思阅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诗歌教学实践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绪论第8-12页
 一 研究意义第8-10页
 二 研究目标第10页
 三 研究方法第10页
 四 可行性分析第10页
 五 创新性分析第10-12页
第一章 当下中学诗歌教学的研究现状第12-22页
 第一节 当前诗歌教学的趋势第12-16页
  一 教学目的的转变第12-13页
  二 教学方法多样化第13-16页
 第二节 当下诗歌教学的困境第16-20页
  一 诗歌教学游离文本第17-19页
  二 诗歌的审美无法实现第19-20页
  三 从默会到言传:缺乏一个中介第20页
 小结第20-22页
第二章 非构思阅读学理论与中学诗歌教学第22-34页
 第一节 赋形思维、构成性分析思维与抒情诗教学第22-24页
  一 什么是赋形思维第22-23页
  二 什么是构成性分析思维第23页
  三 运用赋形思维、构成性分析思维指导抒情诗教学第23-24页
 第二节 赋形思维、过程性分析思维与叙事诗教学第24-25页
  一 什么是过程性分析思维第24页
  二 运用赋形思维、过程性分析思维指导叙事诗教学第24-25页
 第三节 因果性分析思维、相似思维与哲理诗教学第25-27页
  一 什么是因果性分析思维第25-26页
  二 什么是相似思维第26-27页
  三 运用因果性分析思维、相似思维指导哲理诗教学第27页
 第四节 时空美学理论与中学诗歌教学实践第27-30页
  一 什么是时空美学第27-28页
  二 用时空美学理论探讨诗歌“三美”第28-30页
 第五节 非构思阅读学指导下的诗歌教学和传统诗歌教学案例比较第30-34页
第三章 :非构思阅读学理论指导下的中学诗歌教学实践第34-47页
 第一节 非构思阅读学理论指导下的诗歌“三美”阅读教学模型第34-36页
  一 诗歌“三美”阅读教学模型第34-35页
  二 诗歌“三美”阅读教学模型与非构思阅读学理论的关系第35-36页
 第二节 诗歌“三美生成”教学模型指导下的教学案例第36-47页
  一 抒情诗的教学案例第36-41页
  二 叙事诗的教学案例第41-44页
  三 哲理诗的教学案例第44-47页
结语第47-48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记叙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下一篇:初中语文教学生态价值观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