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文本理论指导下的高中语文现代诗歌细读方法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导论第9-17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9-10页
 二、研究文献综述第10-14页
 三、研究的基本思路第14-15页
 四、研究的方法第15-16页
 五、期待的创新及不足第16-17页
第一章 文本理论对高中现代诗歌解读的意义第17-26页
 一、什么是“解读”第17-19页
  (一) 解读的涵义第17-18页
  (二) 解读与语文解读第18页
  (三) 解读与文本理论第18-19页
 二、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解读的现状第19-24页
  (一) 学生缺方法论第19-20页
  (二) 学生缺独立性第20-22页
  (三) 学生缺体验性第22-24页
 三、文本理论对高中语文现代诗歌解读的意义第24-26页
  (一) 为高中现代诗解读提供了新视角第24页
  (二) 为高中现代诗解读提供了理论依据第24-25页
  (三) 为高中现代诗解读提供了新方法第25-26页
第二章 文本理论概述第26-36页
 一、“文本”的出现第26-28页
  (一) “文本”的概念第26-27页
  (二) 文本和作品的区别第27-28页
 二、文本理论第28-29页
  (一) 以作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第28页
  (二) 以读者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第28-29页
  (三) 以文本为中心的文本解读理论第29页
 三、新批评的思想内涵第29-34页
  (一) 意图谬见第30-31页
  (二) 感受谬见第31-32页
  (三) 文本细读第32-34页
 四、文本细读的方法第34-36页
  (一) 词义分析法第34页
  (二) 语义分析法第34-36页
第三章 高中现代诗歌细读词义分析法第36-47页
 一、词义分析法第36-37页
  (一) 确定关键词第36-37页
  (二) 对关键词进行分析第37页
  (三) 把握文本意义第37页
 二、词义分析法的运用第37-47页
  (一) 解读《沁园春·长沙》中的“独、竞、怅、忆”第37-41页
  (二) 解读《雨巷》中的“雨巷、油纸伞、我、姑娘、丁香”第41-47页
第四章 高中现代诗歌细读语义分析法第47-58页
 一、语义分析法第47-52页
  (一) 语义分析法的范畴第47-49页
  (二) 语义分析法的核心第49-52页
 二、语义分析法的运用第52-58页
  (一) 解读《死水》中的张力、反讽、隐喻第52-55页
  (二) 解读《沁园春·长沙》语境第55-57页
  (三) 解读《雨巷》中的语境第57-58页
结语第58-61页
参考文献第61-65页
 学术著作第61-63页
 学位论文第63页
 期刊论文第63-65页
致谢第65页

论文共6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缄默知识视阈下的高中作文教学研究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