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各科教学法、教学参考书论文--汉语语文论文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引言第11-15页
第一章 研究文言文诵读教学的意义与研究思路第15-22页
 第一节 研究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的意义第15-16页
  一、 有利于提高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研究水准第15-16页
  二、 有利于提高中学语文教师的教学能力第16页
  三、 有利于弘扬语文教育的优良传统第16页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的思路第16-22页
  一、 第一步:收集并归类整理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第16-18页
  二、 第二步:分析典型教学课例第18-20页
  三、 第三步:从典型课例中获得启示第20-22页
第二章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分析第22-34页
 第一节 以诵读为主线的教学设计第22-26页
  一、 余映潮执教《咏雪》第22-24页
  二、 李卫东执教《陋室铭》第24-25页
  三、 韩军执教《与朱元思书》第25-26页
  四、 课例启示第26页
 第二节 诵读与串讲并行的教学设计第26-31页
  一、 余映潮执教《马说》第27-29页
  二、 黄玉峰执教《阿房宫赋》第29-30页
  三、 陈尚余执教《虎丘记》第30页
  四、 课例启示第30-31页
 第三节 以诵读为辅助的教学设计第31-34页
  一、 徐道生执教《三峡》第31-32页
  二、 包建新执教《归去来兮辞》第32-33页
  三、 课例启示第33-34页
第三章 中学文言文诵读教学课例的启示第34-43页
 第一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守正与创新第34-39页
  一、 文言文诵读是优良传统第34-35页
  二、 文言文诵读教学的创新第35-39页
 第二节 文言文诵读教学对语文教师的要求第39-43页
  一、 充分认识诵读对于文言文教学的意义第39-40页
  二、 教师应具备文言文诵读教学的知识第40-41页
  三、 教师应具备文言文诵读教学的能力第41-43页
结语第43-44页
注释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50页
后记第50-51页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中议论文作文教学序列化研究
下一篇:高中新旧教科书“中国近代史”教学的比较研究--以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