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教育音符--学校建筑空间的教育学考察
论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导言: 被"遗忘"的学校建筑空间 | 第11-21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11-13页 |
(二) 研究现状 | 第13-17页 |
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3-14页 |
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三) 内涵界定 | 第17-18页 |
(四)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8-21页 |
1. 研究思路 | 第18-1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一、流动的乐章: 学校建筑空间的变迁 | 第21-34页 |
(一) 前现代学校建筑空间特征概说 | 第22-23页 |
(二) 现代学校建筑空间的滥觞 | 第23-29页 |
1. 教会学校建筑 | 第24-28页 |
2. 新式学堂建筑 | 第28-29页 |
(三) 现代学校建筑空间的定型 | 第29-31页 |
(四) 小结 | 第31-34页 |
二、裂变与凝固: 现代学校建筑空间的要素及布局 | 第34-48页 |
(一) 裂变——现代学校建筑诸要素分析 | 第34-43页 |
1. 教室:教化的"战场" | 第35-38页 |
2. 操场: 规训的展台 | 第38-41页 |
3. 围墙: 内与外的辩证 | 第41-43页 |
(二) 凝固——现代学校空间的布局取向 | 第43-48页 |
1. 现代学校空间布局的总体取向 | 第43-45页 |
2. 现代学校建筑空间布局特征的成因分析 | 第45-48页 |
三、秩序与抵抗: 学校建筑空间中的教师与学生 | 第48-61页 |
(一) 建成秩序——学校建筑的功能与变异 | 第49-53页 |
(二) 隐形控制——教师的学校空间利用策略 | 第53-58页 |
1. 区隔: 隐形的边界 | 第54-55页 |
2. "空间暴力": 以教室为例 | 第55-58页 |
(三) 弱者的武器——学生的"空间抵抗"策略 | 第58-59页 |
(四) 小结 | 第59-61页 |
四、困境与转向: 教育学视角下的学校建筑空间 | 第61-75页 |
(一) 学科视角——形成评判的尺度 | 第61-63页 |
(二) 困境——学校建筑空间的教育学审视 | 第63-68页 |
1. 建筑空间设计中的困境 | 第63-67页 |
2. 学校建筑空间利用中的不足 | 第67-68页 |
(三) 超越——从"在学校中"到"属于学校" | 第68-73页 |
1. 学校建筑空间的生命性 | 第69页 |
2. 学校建筑空间的实践性 | 第69-70页 |
3. 学校建筑空间的开放性 | 第70-73页 |
(四) 小结 | 第73-75页 |
结语: 筑就安居之地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2页 |
后记 | 第82-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