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第一部分 引言 | 第8-11页 |
一、国外人才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 第8-9页 |
二、国内人才政策的研究与实践 | 第9-11页 |
第二部分 人才在区域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 | 第11-22页 |
一、区域人才概念的提出及其性质特征 | 第11-17页 |
(一) 人才概念的提出 | 第11-13页 |
(二) 区域人才的性质特征 | 第13-17页 |
二、人才的价值——区域经济可持续增长的源泉 | 第17-19页 |
(一) 人才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理 | 第17-18页 |
(二) 人才积累是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动力和重要保证 | 第18-19页 |
三、区域人才战略是地方政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19-22页 |
(一) “官民联办”定制人才——大连发展软件园的三条经验之一 | 第19-21页 |
(二) 人才区域合作已经成为激发区域经济活力、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式与保证 | 第21-22页 |
第三部分 公共财政区域人才投资的理论基础 | 第22-28页 |
一、区域人才培养、使用及流动存在市场失灵 | 第22-24页 |
(一) 区域人才培养市场失灵,需要财政引导 | 第22-23页 |
(二) 区域人才使用市场失灵,需要政府调控 | 第23页 |
(三) 区域人才流动市场失灵,需要地方政府政策支持 | 第23-24页 |
(四) 区域人才流失严重,需要财政投入 | 第24页 |
二、以财政政策为主区域人才促进手段 | 第24-25页 |
三、人才发展与财政政策选择互动影响的经济分析 | 第25-28页 |
(一) 财政政策作为一项中长期制度安排,有助于推进人才开发战略的长远发展 | 第25-26页 |
(二) 财政政策的导向性功能,有助于中国社会经济转型时期人才发展的战略性调整 | 第26-27页 |
(三) 通过财税政策促进人才发展,有利于财税政策覆盖范围的完整性 | 第27-28页 |
第四部分 市场经济国家促进人才发展财政政策的比较分析与经验借鉴 | 第28-35页 |
一、财政支出及补贴政策 | 第28-31页 |
(一) 对教育产业实行政府财政高投入 | 第28-29页 |
(二) 加大科研经费投入,为人才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 第29-30页 |
(三) 重视人才培养和激励,调动人才的创新热情 | 第30-31页 |
(四) 加大职业教育与培训投入,保证人才充分就业 | 第31页 |
二、税收政策 | 第31-33页 |
(一) 鼓励个人投资教育的税收政策 | 第31-32页 |
(二) 鼓励社会投资教育的税收政策 | 第32页 |
(三) 鼓励企业引进人才的税收政策 | 第32-33页 |
三、中外人才开发财税政策调节的环境差异 | 第33-35页 |
(一) 经济发展阶段上的差异 | 第33页 |
(二) 社会结构变迁上的差异 | 第33-34页 |
(三) 政府治理水平与微观经济个体理性程度上的差异 | 第34-35页 |
第五部分 社会转型期中国区域人才发展相关财税政策的现状与问题 | 第35-45页 |
一、人才区域分布现状 | 第35-37页 |
二、区域人才发展面临的财税政策现状 | 第37-41页 |
(一) 财政政策环境 | 第37-39页 |
(二) 税收政策环境 | 第39-41页 |
三、地方财税政策限制区域人才发展的问题分析 | 第41-45页 |
(一) 地方政府教育投入总量偏低,限制本地区人才进一步发展 | 第41-42页 |
(二) 地方财政对职业培训缺少政策支持,职业技能人才缺口大 | 第42-43页 |
(三) 地方财政科研经费投入不足、科技人员待遇地区差异明显 | 第43-44页 |
(四) 地方政府缺少专门激励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 | 第44页 |
(五) 单纯执行中央税收优惠政策,对区域人才投资激励不够 | 第44-45页 |
第六部分 构建中国特色区域人才发展的财税政策 | 第45-54页 |
一、政策选择的基本原则 | 第45-46页 |
(一) 兼顾现实性与前瞻性原则 | 第45页 |
(二) 间接政策导向为主,直接投入为辅的原则 | 第45-46页 |
(三) 以打造“阳光财政”作为基本制度载体的原则 | 第46页 |
二、促进区域人才发展的财政政策与相关制度安排 | 第46-54页 |
(一) 发挥财政支出导向带动作用,建立区域人才四位一体的投资模式 | 第46-48页 |
(二) 加大财政支出力度,提高区域优良人才比重 | 第48-50页 |
(三) 发挥财政政策收入分配作用,体现人才投资收益可持续发展的公平性 | 第50-51页 |
(四) 财政支持突破企业承办就业福利保障体制 | 第51页 |
(五) 财税优惠政策吸引高层次、高技能人才区域集聚 | 第51-52页 |
(六) 正确定位政府职能,建立区域人才市场体系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后记 | 第57-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