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洞对隧道围岩稳定性影响的数值分析
独创性声明 | 第1页 |
使用授权书 | 第3-4页 |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目录 | 第7-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研究的意义和目的 | 第10-11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1页 |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围岩稳定分析研究现状 | 第11-14页 |
·地下工程围岩理论 | 第12页 |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评价方法 | 第12-14页 |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性分级方法 | 第14页 |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有限元理论在地下工程中的应用 | 第16-31页 |
·有限元理论概述 | 第16-19页 |
·有限元法的基本思想 | 第16页 |
·有限元方法分析问题的一般步骤 | 第16-19页 |
·影响运算收敛的几点因素 | 第19页 |
·岩土材料的破坏准则 | 第19-25页 |
·米赛斯准则 | 第19-20页 |
·屈雷斯卡准则 | 第20-21页 |
·摩尔-库仑准则 | 第21-22页 |
·德鲁克-普拉格准则 | 第22页 |
·广义双剪应力准则 | 第22-23页 |
·岩土材料的统一破坏准则 | 第23页 |
·Hoek-Brown准则 | 第23-25页 |
·关于原岩应力 | 第25-26页 |
·RFPA强度折减法简介 | 第26-31页 |
·RFPA强度折减法基本原理 | 第27页 |
·强度屈服准则 | 第27-28页 |
·RFPA强度折减法中的失稳判据 | 第28-29页 |
·安全系数的定义 | 第29页 |
·强度折减法优点 | 第29页 |
·传统的强度折减法简介 | 第29-31页 |
第三章 溶洞分布位置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31-48页 |
·溶洞分布位置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31-44页 |
·本构模型采用及模拟计算方案 | 第31-32页 |
·计算参数及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32-33页 |
·计算结果 | 第33-44页 |
·存在水平节理时溶洞分布位置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44-47页 |
·计算参数及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44-45页 |
·计算结果 | 第45-47页 |
·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顶溶洞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48-54页 |
·顶溶洞大小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48-50页 |
·安全系数 | 第48-49页 |
·隧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49-50页 |
·顶溶洞分布距离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50-53页 |
·安全系数 | 第50-51页 |
·隧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51-53页 |
·小结 | 第53-54页 |
第五章 侧溶洞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54-60页 |
·侧溶洞大小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54-57页 |
·安全系数 | 第54-55页 |
·隧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55-57页 |
·侧溶洞分布距离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57-59页 |
·安全系数 | 第57-58页 |
·隧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58-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六章 底溶洞对隧道围岩影响的数值分析 | 第60-66页 |
·底溶洞大小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60-62页 |
·安全系数 | 第60-61页 |
·隧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61-62页 |
·底溶洞分布距离对隧道围岩的影响 | 第62-64页 |
·安全系数 | 第62-63页 |
·隧道的破坏形式分析 | 第63-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第七章 工程实例 | 第66-70页 |
·夏家庙段隧道工程 | 第66-67页 |
·计算模型的选取 | 第67-68页 |
·计算结果 | 第68-70页 |
第八章 结论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作者简介 | 第7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