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6页 |
中文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5页 |
1 绪论 | 第15-19页 |
·研究背景 | 第15-16页 |
·研究意义 | 第16-17页 |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17页 |
·研究技术路线 | 第17-19页 |
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9-31页 |
·交通拥堵的定义与分类 | 第19-20页 |
·交通拥堵时空特征评价指标 | 第20-28页 |
·交通流参数指标 | 第21-23页 |
·交通拥堵时间指标 | 第23-25页 |
·交通拥堵空间指标 | 第25-26页 |
·交通拥堵时空指标 | 第26-28页 |
·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征研究综述 | 第28-29页 |
·小结 | 第29-31页 |
3 浮动车数据特性分析及选取 | 第31-39页 |
·浮动车数据特性分析 | 第31-33页 |
·浮动车数据时间粒度及其适用性分析 | 第33-37页 |
·数据样本时间粒度选取 | 第34-36页 |
·数据交通特征描述准确性分析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9页 |
4 基于浮动车数据的常发性交通拥堵判别与筛选模型 | 第39-63页 |
·常发性拥堵路段筛选模型的构建 | 第39-42页 |
·常发性交通拥堵的定义 | 第39-40页 |
·模型构建思路 | 第40-42页 |
·拥堵阈值指标(α) | 第42-46页 |
·单一路段拥堵评价指标 | 第42-43页 |
·路网交通拥堵评价指标 | 第43-45页 |
·筛选阈值的确定 | 第45-46页 |
·时段拥堵时长比指标(β) | 第46-48页 |
·常发性拥堵路段判定与筛选 | 第46-47页 |
·时段拥堵时长比指标定义 | 第47-48页 |
·常发频度指标(γ) | 第48-49页 |
·高峰时段常发性交通拥堵三级指标参数的选取 | 第49-60页 |
·不同时段拥堵特征分析 | 第49-52页 |
·β的选取 | 第52-59页 |
·γ的选取 | 第59-60页 |
·平峰时段常发性交通拥堵三级指标参数的选取 | 第60-62页 |
·小结 | 第62-63页 |
5 基于GIS的常发性交通拥堵时空分布自动化筛选系统 | 第63-71页 |
·系统设计 | 第63-68页 |
·系统框架设计 | 第63-65页 |
·系统功能结构设计 | 第65-66页 |
·系统数据库设计 | 第66-68页 |
·系统功能实现与应用 | 第68-69页 |
·小结 | 第69-71页 |
6 城市常发性交通拥堵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 第71-85页 |
·早晚高峰常发性交通拥堵路段时空分布 | 第71-73页 |
·平峰时段常发性交通拥堵路段时空分布 | 第73-76页 |
·整体空间分布情况 | 第74-75页 |
·不同指数情况下的情况分析 | 第75-76页 |
·不同等级道路下常发拥堵路段时空分布 | 第76-81页 |
·整体空间分布情况 | 第76-78页 |
·不同等级道路特征分析 | 第78-81页 |
·重点交通走廊常发性交通拥堵时空分析 | 第81-84页 |
·交通走廊时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81-82页 |
·交通走廊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 第82-84页 |
·小结 | 第84-85页 |
7 主要结论和建议 | 第85-87页 |
·本文主要结论与研究成果 | 第85页 |
·建议及展望 | 第85-87页 |
参考文献 | 第87-91页 |
作者简历 | 第91-95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