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1-12页 |
·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理论意义 | 第12页 |
·实践意义 | 第12-13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第13-18页 |
·国内外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国内外非营利性组织绩效评价研究现状 | 第14-15页 |
·国内外教育评价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8-20页 |
·研究方法 | 第18-19页 |
·研究思路 | 第19-20页 |
第二章 绩效评价相关理论 | 第20-24页 |
·绩效 | 第20-21页 |
·绩效的含义 | 第20-21页 |
·影响绩效的主要因素 | 第21页 |
·绩效评价 | 第21-24页 |
·绩效评价的含义 | 第21-22页 |
·绩效评价的程序 | 第22-23页 |
·绩效评价的方法 | 第23页 |
·绩效评价与绩效管理的关系 | 第23-24页 |
第三章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现状分析 | 第24-34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现状 | 第24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的必要性 | 第24-26页 |
·开展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的可行性 | 第26-27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的实证分析 | 第27-30页 |
·绩效评价的合理性 | 第27-28页 |
·绩效评价反馈 | 第28页 |
·绩效评价主体 | 第28-29页 |
·绩效评价的作用 | 第29页 |
·绩效奖励 | 第29-30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30-34页 |
·绩效评价缺乏基础和制度保障 | 第30-31页 |
·绩效评价定位模糊 | 第31页 |
·绩效评价指标不科学 | 第31-32页 |
·绩效评价的主体及客体不全面 | 第32页 |
·绩效评价的反馈不及时 | 第32-33页 |
·绩效评价缺乏适当的激励 | 第33-34页 |
第四章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 第34-64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体系构建的指导原则 | 第34-36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的流程 | 第36-39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 第39-42页 |
·常用的绩效评价方法 | 第39-41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方法 | 第41-42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客体的分析 | 第42-44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与培训 | 第44-46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的内容 | 第46-47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基于KPI 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47-55页 |
·关键绩效指标的来源 | 第47-50页 |
·建立关键绩效指标的原则 | 第50页 |
·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程序 | 第50-52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指标体系 | 第52-55页 |
·关键绩效指标权重体系 | 第55-63页 |
·权重的概念及确定权重的方法 | 第55-56页 |
·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 第56页 |
·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关键绩效指标的权重 | 第56-63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绩效评价周期的确定 | 第63-64页 |
第五章 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及绩效评价结果应用 | 第64-69页 |
·绩效评价体系实施的保障 | 第64-65页 |
·绩效评价组织机构的设定 | 第64页 |
·绩效评价的制度安排 | 第64-65页 |
·绩效评价结果的应用 | 第65-69页 |
·制定与绩效评价体系相关联的物质激励制度 | 第65-66页 |
·苏北地区公立中学的非物质激励方式 | 第66-69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3页 |
致谢 | 第73-74页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4-75页 |
附录 | 第75-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