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8页 |
目录 | 第8-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0-12页 |
·研究目标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 | 第15-25页 |
·国内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同模式 | 第15-19页 |
·国外公司内部监督机制的不同模式 | 第15-16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的选择 | 第16-19页 |
·国内外有关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有效性的实证研究 | 第19-23页 |
·监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19-20页 |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实证研究 | 第20-23页 |
·研究述评 | 第23-25页 |
第3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有效性的实证分析—以制造业为例 | 第25-47页 |
·研究假设 | 第25页 |
·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25-26页 |
·变量选取和定义 | 第26-28页 |
·模型设计 | 第28页 |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第28-37页 |
·监事会规模(JS)与独立董事规模(IS) | 第28-32页 |
·监事会持股比例(JP)与独立董事报酬(IP) | 第32-34页 |
·监事会年度会议次数(JM)与独立董事出席会议次数(IM)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监事会、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37-46页 |
·监事会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37-41页 |
·独立董事制度与公司绩效的回归分析 | 第41-45页 |
·小结 | 第45-46页 |
·实证分析结果 | 第46-47页 |
第4章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探析 | 第47-55页 |
·我国上市公司监事会的现实:监督权力旁落 | 第47-48页 |
·监事会监督不力的制度原因 | 第48-49页 |
·我国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制模式的取向 | 第49-52页 |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构想 | 第52-55页 |
第5章 研究结论及不足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5页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55页 |
·研究的局限性 | 第55-57页 |
尾注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