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导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三、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页 |
四、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11-12页 |
第一章 课程和课程组织的基本概念 | 第12-19页 |
第一节 课程的基本概念 | 第12-13页 |
一、课程的词源分析 | 第12页 |
二、几种典型的课程定义 | 第12-13页 |
第二节 课程组织的基本概念 | 第13-17页 |
一、课程组织辨析 | 第13-16页 |
二、本论文对课程组织的定义 | 第16-17页 |
第三节 课程组织的要素 | 第17-19页 |
一、课程的外部要素 | 第17页 |
二、课程的内部要素 | 第17-18页 |
三、课程知识的组织要素 | 第18-19页 |
第二章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新课程"组织的四个层面 | 第19-41页 |
第一节 社会意识形态层面的音乐课程组织 | 第19-20页 |
一、国际视野中音乐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 第19页 |
二、我国进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原因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国家-专家层面的音乐课程组织 | 第20-25页 |
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纲要(试行)》的制定与颁布 | 第20-21页 |
二、《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的出台 | 第21-22页 |
三、我国专家层面的音乐课程组织 | 第22-25页 |
第三节 学校层面的音乐课程组织 | 第25-30页 |
第四节 教学层面的音乐课程组织 | 第30-40页 |
一、教师层面的音乐课程组织 | 第30-38页 |
二、学生对现有音乐课的看法 | 第38-40页 |
第五节 小结 | 第40-41页 |
第三章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新课程"的知识组织架构 | 第41-53页 |
第一节 音乐课程知识组织的原则与方法 | 第41-43页 |
一、垂直组织和水平组织 | 第41-42页 |
二、组织要素 | 第42-43页 |
第二节 音乐课程知识的组织架构 | 第43-52页 |
一、范畴 | 第44-48页 |
二、继续性 | 第48-49页 |
三、顺序性 | 第49-50页 |
四、统整性 | 第50-51页 |
五、衔接性 | 第51页 |
六、均衡性 | 第51-52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52-53页 |
第四章 我国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新课程"的课程统整 | 第53-65页 |
第一节 课程统整的概念 | 第53-57页 |
一、课程统整的发展历史 | 第53-54页 |
二、统整的概念与模式 | 第54-55页 |
三、我国课程统整的发展历程与《纲要》中的课程统整 | 第55-57页 |
第二节 "音乐新课程"的课程统整 | 第57-63页 |
一、《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统整 | 第57-58页 |
二、音乐教科书中的统整形式 | 第58-62页 |
三、艺术课程统整 | 第62-63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63-65页 |
结语 | 第65-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2页 |
附录 | 第72-114页 |
[附录一]音乐课程与教材编定专家访谈提纲 | 第72-74页 |
[附录二]音乐课程与教材编定专家访谈记录 | 第74-81页 |
[附录三]音乐教师访谈提纲(含学校音乐设施配备情况调查) | 第81-84页 |
[附录四]音乐教师访谈记录 | 第84-92页 |
[附录五]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程组织调查问卷 | 第92-96页 |
[附录六]全日制义务教育(初中)音乐课程组织调查数据分析表 | 第96-97页 |
[附录七]调查学校情况简介 | 第97-99页 |
[附录八]"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目录 | 第99-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