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引言 | 第7-9页 |
一、发展观的内涵与教育的本质 | 第9-19页 |
(一) 发展观的演变 | 第9-12页 |
1、“发展才是硬道理”的发展观 | 第9-10页 |
2、科学的发展观 | 第10-12页 |
(二) 教育本质的再思考 | 第12-15页 |
1、人的本质与教育的本质 | 第12-13页 |
2、“实然”与“应然”:教育本质表述的选择 | 第13页 |
3、对教育本质诸说的剖析 | 第13-15页 |
(三) 科学发展观对教育本质的揭示 | 第15-19页 |
1、人本思想与教育宗旨 | 第15-16页 |
2、发展思想与学生发展 | 第16页 |
3、科学思想与科学育人 | 第16-19页 |
二、“人”的缺失与“人本”的回归 | 第19-35页 |
(一) 当下教育中“人”的缺失 | 第19-23页 |
1、“知识”本位的教育观忽视人的主观能动性 | 第19-20页 |
2、重智育发展的教育观忽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 | 第20-22页 |
3、重灌输轻互动的教学观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 | 第22-23页 |
4、传统的师生关系导致学生独立人格的丧失 | 第23页 |
(二) 当下教育中“人”缺失的原因 | 第23-27页 |
1、教育的工具理性的畅行 | 第23-25页 |
2、现代教育自身的危机 | 第25-26页 |
3、社会用人机制的苛刻 | 第26页 |
4、落后、狭隘的社会观念 | 第26-27页 |
(三) 科学发展观是现代教育的必然选择 | 第27-31页 |
1、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根本性指导作用 | 第27-28页 |
2、科学发展观对教育的科学推进作用 | 第28-29页 |
3、科学发展观对教育力量的积蓄作用 | 第29-30页 |
4、科学发展观协调了教育与经济、政治、治政、文化等关系 | 第30-31页 |
(四) 教育本质的“人本”回归 | 第31-35页 |
1、教育以人为本是教育本体职能的回归 | 第31-32页 |
2、教育以人为本是时代的诉求 | 第32-33页 |
3、教育以人为本有充分的学科理论支持 | 第33-34页 |
4、教育以人为本有实践上的可贵探索之借鉴 | 第34-35页 |
三、“人本”的取向与实现的路径 | 第35-45页 |
(一) 转变教育观念 | 第35-38页 |
1、改变重理轻文的课程观 | 第35-36页 |
2、确立以“学生”为本的教学观 | 第36-37页 |
3、树立以“教师”为本的管理观 | 第37-38页 |
(二) 优先发展教育 | 第38-41页 |
1、要加大财政对教育的投入 | 第38-39页 |
2、选择教育优先发展是发达国家的共同行动 | 第39-40页 |
3、教育优先发展是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选择 | 第40-41页 |
(三) 完善各项制度 | 第41-45页 |
1、完善高考制度和社会用人机制 | 第41-42页 |
2、逐步完善教育结构 | 第42-43页 |
3、努力促进教育公平 | 第43-45页 |
结语 | 第45-46页 |
注释 | 第46-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后记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