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艺术论文--音乐论文--音乐技术理论与方法论文--声乐理论论文

音色塑造红色歌剧女性人物的功能--以“珊妹”“韩英”“江姐”为例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9页
第一章 歌唱中音色的功能及音色与歌唱技术的关系第9-15页
 一、音色第9页
 二、歌唱的音色第9页
 三、歌唱中音色的功能第9-11页
 四、歌唱技术与音色的关系第11-15页
  (一) 气息与音色的关系第11-12页
  (二) 共鸣与音色的关系第12-13页
  (三) 语言与音色的关系第13-15页
第二章 “珊妹”、“韩英”、“江姐”三个人物形象的比较分析第15-19页
 一、人物的时代特征第15-16页
 二、人物的年龄与身份特征第16页
 三、人物形象与气质类型第16-19页
  (一) 珊妹的形象与气质第16-17页
  (二) 韩英的形象与气质第17-18页
  (三) 江姐的形象与气质第18-19页
第三章 用不同音色塑造“珊妹”、“韩英”、“江姐”——主要唱段演唱的比较分析第19-32页
 一、音乐风格——多样统一第19-22页
  (一) 《红珊瑚》——戏曲成分多第19-20页
  (二) 《洪湖赤卫队》——民间音乐占大部分第20-21页
  (三) 《江姐》——多种民歌与戏曲的融合第21-22页
 二、音色在塑造三个女性人物的运用——唱段分析第22-32页
  (一) 《海风阵阵愁煞人》——珊妹唱段分析第22-25页
  (二) 《没有眼泪,没有悲伤》——韩英唱段分析第25-29页
  (三) 《我为共产主义把青春贡献》——江姐唱段分析第29-32页
结语第32-33页
参考文献第33-34页
致谢第34-35页
个人简历第35页
研究生期间获奖情况第35页

论文共3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声部划分、声音分类与中国民族声乐教学紧密结合的必要性
下一篇:中国大陆当代音乐教学论教材取样分析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