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7-10页 |
·研究的背景和问题的提出 | 第7页 |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 第7-10页 |
第2章 教学设计理论综述 | 第10-24页 |
·教学设计的概念 | 第10-11页 |
·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 第11-16页 |
·学习理论 | 第11-14页 |
·教学理论 | 第14-15页 |
·系统理论 | 第15-16页 |
·传播理论 | 第16页 |
·教学设计的基本要素 | 第16-20页 |
·教学设计的模式 | 第20-22页 |
·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 第20-21页 |
·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模式 | 第21页 |
·"主导-主体"教学设计模式 | 第21-22页 |
·教学设计的基本意义 | 第22-24页 |
第3章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 第24-33页 |
·高中学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 | 第24-25页 |
·从教学设计的视角解读《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 第25-30页 |
·新课标倡导的高中物理课程教学理念 | 第25-26页 |
·新课标对高中物理课程学习目标的规定 | 第26-27页 |
·新课标对高中物理课程学习内容的规定 | 第27-28页 |
·新课标对高中物理课程实施的教学过程的建议 | 第28-30页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的特点 | 第30-33页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模式及基本要素 | 第30-31页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过程的特点 | 第31-33页 |
第4章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33-47页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统计分析 | 第33-37页 |
·调查对象和方法 | 第33页 |
·统计方法 | 第33页 |
·结果分析 | 第33-37页 |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37-45页 |
·"力的合成"教学设计案例分析 | 第38-40页 |
·"加速度"教学案例分析 | 第40-42页 |
·"牛顿第二定律"教学案例分析 | 第42-43页 |
·"超重与失重"教学案例分析 | 第43-45页 |
·结论及建议 | 第45-47页 |
第5章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 第47-66页 |
·"力的合成"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 第47-53页 |
·"力的正交分解"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 第53-60页 |
·"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课堂教学设计探讨 | 第60-66页 |
第6章 结语 | 第66-68页 |
·研究成果 | 第66页 |
·研究工作存在的不足和后续展望 | 第66-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70页 |
附录 | 第70-79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第79-80页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