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文学理论论文--文学创作论论文--文学翻译论文

中国文化海外传输——林语堂的文化翻译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8页
引言第8-15页
 第一节 林语堂作品在国内研究状况第9-12页
 第二节 林语堂作品在国外地位第12-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第13-15页
第一章 从多元视角看林语堂的翻译观第15-24页
 第一节 意识形态对林氏翻译观的影响第15-21页
  一.林语堂的宗教观对其文化翻译的影响第16-19页
   1. 基督教思想在林语堂翻译中的渗透第17-18页
   2. 佛教思想在其翻译过程中的流露第18-19页
  二.林氏哲学观对其文化翻译的影响第19-20页
  三.林氏女性观对其创作翻译的影响第20-21页
 第二节 诗学观对林氏翻译的影响第21-24页
第二章 从林氏翻译观看其文化翻译第24-33页
 第一节 忠实的文化翻译第24-29页
  一.中国风俗习惯在林氏笔下的翻译第25-27页
  二.习语、谚语在林氏笔下的翻译第27页
  三.阶层、称呼、问候的翻译第27-28页
  四.服饰、食物等文化元素的翻译第28-29页
 第二节 通顺的文化翻译第29-31页
 第三节 充满艺术美的文化翻译第31-33页
第三章 林氏文化翻译对中国文化海外传输的启示第33-44页
 第一节 中国文化海外传输的历程和现状第33-36页
  一.传输高潮第33-35页
  二.转型和突破第35-36页
  三.机会挑战并存下的发展第36页
 第二节 从林氏文化翻译到中国文化海外传输第36-44页
  一.林氏对中国文化的重构第37-39页
  二.保持源语特色的文化阐释第39-42页
  三.留住异域色彩 中西文化融合第42-44页
结语第44-46页
注释第46-49页
参考文献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2-53页

论文共5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论张爱玲“食人”式翻译特色及其心理成因
下一篇:父权社会下的吉特鲁德和七巧之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