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目录 | 第5-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4页 |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8页 |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9-10页 |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 第10-11页 |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页 |
·本文研究框架 | 第12-14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4-23页 |
·人力资本理论 | 第14-17页 |
·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与发展 | 第14-15页 |
·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人力资本理论的意义 | 第16页 |
·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作用 | 第16-17页 |
·激励理论 | 第17-21页 |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 | 第17-19页 |
·麦克莱兰成就需要激励论 | 第19-20页 |
·赫茨伯格双因素论 | 第20-21页 |
·弗鲁姆期望理论 | 第21页 |
·薪酬理论 | 第21-23页 |
·公平理论 | 第21-22页 |
·期望理论 | 第22-23页 |
第3章 湖南武陵城集团现行薪酬制度诊断 | 第23-38页 |
·公司概况 | 第23-24页 |
·公司业务转型背景介绍 | 第24-26页 |
·业务转型坚持四项改革 | 第24页 |
·"三问二结合一联系"方针 | 第24-25页 |
·目前公司实施四项改革的成果 | 第25-26页 |
·公司现行薪酬体系构成及特点 | 第26-28页 |
·管理层薪酬 | 第27页 |
·非定额人员薪酬 | 第27-28页 |
·定额人员薪酬 | 第28页 |
·内部员工满意度调研 | 第28-32页 |
·问卷设计 | 第28-29页 |
·调查问卷结果说明和分析 | 第29-32页 |
·公司现有薪酬体系诊断 | 第32-38页 |
·内部公平性分析 | 第33-34页 |
·外部公平性分析 | 第34-35页 |
·个人公平 | 第35-37页 |
·程序公平 | 第37-38页 |
第4章 国内外企业激励薪酬体系比较及借鉴 | 第38-43页 |
·奖励政策 | 第38-40页 |
·奖励政策内容 | 第38-39页 |
·奖励政策的尴尬 | 第39页 |
·相关弥补措施 | 第39-40页 |
·惩罚政策 | 第40-41页 |
·奖励加惩罚激励模式的构建 | 第41-43页 |
第5章 湖南武陵城集团业务转型时期激励薪酬体系的构建 | 第43-58页 |
·湖南武陵城集团激励薪酬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 第43页 |
·湖南武陵城集团激励薪酬体系设计原则 | 第43-45页 |
·重设湖南武陵城集团激励薪酬体系应考虑的因素 | 第45-47页 |
·内部因素 | 第45-46页 |
·员工因素 | 第46页 |
·业务转型背景因素 | 第46-47页 |
·绩效考核优化 | 第47-51页 |
·考核的目标和原则 | 第47页 |
·考核的形式、方法和流程 | 第47-49页 |
·考核内容 | 第49页 |
·考核结果评定 | 第49-51页 |
·湖南武陵城集团全员激励薪酬体系方案制定 | 第51-58页 |
·薪酬模式设计 | 第51-53页 |
·公司经营管理者薪酬安排 | 第53-54页 |
·职能管理者薪酬安排 | 第54-55页 |
·设计研发人员薪酬安排 | 第55-56页 |
·销售人员薪酬安排 | 第56页 |
·劳动生产人员薪酬安排 | 第56-57页 |
·薪酬调整 | 第57-58页 |
第6章 湖南武陵城集团激励薪酬体系实施保障措施 | 第58-62页 |
·实施过程中的阻碍 | 第58-59页 |
·个体层面 | 第58-59页 |
·组织层面 | 第59页 |
·保障措施 | 第59-62页 |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 第59-60页 |
·进一步完善绩效考评体系 | 第60页 |
·重视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个人成长需要 | 第60页 |
·推进工作方式现代化 | 第60-62页 |
结论和展望 | 第62-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7页 |
附录一:员工满意度测评表 | 第67-72页 |
附录二:年度副总经理级以上员工考核登记表和工作行为考核表 | 第72-74页 |
附录三:年度(副)主任级员工考核登记表和工作行为考核表 | 第74-76页 |
附录四:年度一般员工考核登记表和工作行为考核表 | 第76-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