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第1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问题提出 | 第8-9页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10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5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1.5.1 文献法 | 第13-14页 |
1.5.2 调查法 | 第14页 |
1.5.3 访谈法 | 第14页 |
1.6 研究思路 | 第14页 |
1.7 创新之处 | 第14-16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20页 |
2.1 桑代克的尝试错误学习论 | 第16页 |
2.2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 第16-18页 |
2.3 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18-19页 |
2.4 维纳成败归因理论 | 第19-20页 |
第3章 研究实施 | 第20-24页 |
3.1 相关内容教材分析 | 第20-22页 |
3.2 研究对象 | 第22页 |
3.3 研究工具 | 第22-24页 |
3.3.1 试卷编制说明 | 第22页 |
3.3.2 试题的信度、效度说明 | 第22-24页 |
第4章 测试结果与分析 | 第24-64页 |
4.1 逐题分析学生主要错误 | 第24-56页 |
4.2 错误原因的归类及分析 | 第56-60页 |
4.2.1 周长与面积概念不清晰 | 第56页 |
4.2.2 周长与面积公式混淆 | 第56-57页 |
4.2.3 单位名称选择错误 | 第57-58页 |
4.2.4 单位间进率错误 | 第58页 |
4.2.5 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能力不足 | 第58-59页 |
4.2.6 面积守恒观念薄弱 | 第59页 |
4.2.7 粗心大意,计算错误 | 第59页 |
4.2.8 审题不清,乱拼乱凑 | 第59-60页 |
4.3 对教师的访谈与记录 | 第60-64页 |
第5章 矫正策略与教学设计 | 第64-77页 |
5.1 矫正策略 | 第64-68页 |
5.1.1 采用多种方式认识周长与面积 | 第64页 |
5.1.2 在讲授新课与基本练习中加深理解周长与面积的概念 | 第64-65页 |
5.1.3 注重理解面积周长公式的意义,发展学生度量观念 | 第65-66页 |
5.1.4 注重学生对面积单位及长度单位实际意义的体会 | 第66-67页 |
5.1.5 计算推理与多样化的直观探究活动帮助学生掌握面积单位间进率 | 第67页 |
5.1.6 结合动作表征帮助学生转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 | 第67页 |
5.1.7 注重培养学生面积守恒的观念 | 第67-68页 |
5.1.8 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 | 第68页 |
5.2 矫正策略在实例中的应用(课例) | 第68-77页 |
5.2.1 《周长的认识》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68-73页 |
5.2.2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设计与实施 | 第73-77页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77-78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7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1页 |
附录1 :《长方形周长面积知识测试卷》初测试卷 | 第81-85页 |
附录2 :《长方形周长面积知识测试卷》正式测试试卷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