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绪论 | 第11-17页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页 |
三、研究综述 | 第12-15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分类及价值意义 | 第17-25页 |
第一节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分类 | 第17-22页 |
一、提示类 | 第17-18页 |
二、注释类 | 第18-19页 |
三、图像类 | 第19-20页 |
四、练习类 | 第20页 |
五、资料类 | 第20-22页 |
第二节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价值意义 | 第22-25页 |
一、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 第22页 |
二、有利于教师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 第22-23页 |
三、有助于学生思辨能力的提升 | 第23-25页 |
第二章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现状调查分析 | 第25-36页 |
第一节 问卷调查及其数据分析 | 第25-30页 |
一、问卷设计与实施 | 第25页 |
二、调查数据分析 | 第25-30页 |
第二节 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存在的问题 | 第30-33页 |
一、忽略助读整体性 | 第30-32页 |
二、拘于模式化解读 | 第32页 |
三、重课外轻课内 | 第32-33页 |
第三节 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 | 第33-36页 |
一、对文言文助读系统缺乏全面认识 | 第33页 |
二、教师指导性不强学生主动性不足 | 第33-34页 |
三、教学目的偏功利 | 第34-36页 |
第三章 初中统编本语文教科书文言文助读系统使用建议 | 第36-43页 |
第一节 树立正确教材观 | 第36-37页 |
一、全面了解文言文助读系统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 | 第36-37页 |
二、提高文言文助读系统的使用意识 | 第37页 |
第二节 合理运用助读系统 | 第37-41页 |
一、积累文言文实虚词 | 第37-38页 |
二、注重助读系统的关联性 | 第38-40页 |
三、扩展学生知识结构 | 第40-41页 |
第三节 培养学生思辨能力 | 第41-43页 |
一、用新观念观“旧”文 | 第41-42页 |
二、用新形式教“旧”文 | 第42-43页 |
结语 | 第43-44页 |
参考文献 | 第44-47页 |
附录1 | 第47-50页 |
附录2 | 第50-51页 |
后记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