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4页 |
一、研究的背景 | 第8-9页 |
二、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9-10页 |
(一) 选题的目的 | 第9页 |
(二) 选题的意义 | 第9-10页 |
三、国内外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一) 国外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二) 国内教科书插图的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4页 |
(一)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第二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4-17页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第14-15页 |
二、多元智能理论 | 第15页 |
三、双重编码理论 | 第15-16页 |
四、认知负荷理论 | 第16-17页 |
第三章 英国A-Level化学教科书中插图的分析 | 第17-55页 |
一、插图概念的界定 | 第17-18页 |
二、插图的分类及作用 | 第18-52页 |
(一) 图片类插图 | 第19-47页 |
(二) 数据表格类插图 | 第47-52页 |
三、英国A-Level化学教科书中插图的特点 | 第52-55页 |
(一) 数量多,清晰度高 | 第52-53页 |
(二) 涉及知识广泛,内容较深 | 第53页 |
(三) 提供隐性知识 | 第53-54页 |
(四) 代表性强 | 第54页 |
(五) 注重微观解释 | 第54-55页 |
第四章 中英高中化学教科书插图的比较及对我国教科书编写建议 | 第55-63页 |
一、中英高中化学教科书插图的比较 | 第55-60页 |
(一) 物质的量部分插图的比较 | 第55页 |
(二) 氧化还原反应部分插图的比较 | 第55-57页 |
(三) 氮和硫部分插图的比较 | 第57-58页 |
(四) 原子结构部分插图的比较 | 第58-59页 |
(五) 化学反应速率部分插图的比较 | 第59-60页 |
二、高中化学教科书插图编写建议 | 第60-63页 |
(一) 重视基础性 | 第60-61页 |
(二) 体现时代性 | 第61页 |
(三) 突出生活化 | 第61页 |
(四) 争取创新性 | 第61-62页 |
(五) 类型多样化 | 第62-6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63-65页 |
一、结论研究 | 第63页 |
二、不足与展望 | 第63-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8-70页 |
致谢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