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优等生物理错题聚集与错题管理的案例研究
|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1 绪论 | 第9-14页 |
| 1.1 研究缘起和研究意义 | 第9-11页 |
| 1.1.1 研究缘起 | 第9-10页 |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1-14页 |
| 1.2.1 研究内容 | 第11-13页 |
| 1.2.2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 2 研究综述和概念界定 | 第14-24页 |
| 2.1 国内外的研究综述 | 第14-20页 |
| 2.1.1 国外的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 2.1.2 国内的研究综述 | 第17-20页 |
| 2.2 概念的界定 | 第20-24页 |
| 2.2.1 优等生的界定 | 第20-21页 |
| 2.2.2 错题集的界定 | 第21页 |
| 2.2.3 错题聚集的界定 | 第21-22页 |
| 2.2.4 错题管理的界定 | 第22-24页 |
| 3 理论基础 | 第24-27页 |
|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 第24-25页 |
| 3.1.1 元认知在错题集中的功能 | 第24页 |
| 3.1.2 认知方式的理论研究 | 第24-25页 |
| 3.2 行为主义学习理论 | 第25页 |
| 3.3 多元智能理论 | 第25-26页 |
| 3.4 知识管理理论 | 第26-27页 |
| 4 错题聚集与错题管理案例的统计分析 | 第27-56页 |
| 4.1 错题来源的统计分析 | 第28-42页 |
| 4.1.1 课堂例题 | 第28-34页 |
| 4.1.2 练习错题 | 第34-38页 |
| 4.1.3 考试错题 | 第38-42页 |
| 4.2 错题类型的统计分析 | 第42-51页 |
| 4.2.1 概念性错题 | 第43-45页 |
| 4.2.2 计算性错题 | 第45-47页 |
| 4.2.3 模型性错题 | 第47-49页 |
| 4.2.4 其他性错题 | 第49-51页 |
| 4.3 错题管理的统计分析 | 第51-56页 |
| 4.3.1 无管理 | 第51-54页 |
| 4.3.2 有管理 | 第54-56页 |
| 5 错题聚集与错题管理的建议 | 第56-59页 |
| 5.1 对错题聚集的建议 | 第56页 |
| 5.1.1 分类汇编 | 第56页 |
| 5.1.2 活页装订 | 第56页 |
| 5.2 对错题管理的建议 | 第56-59页 |
| 5.2.1 记录方法 | 第57页 |
| 5.2.2 必要补充 | 第57-58页 |
| 5.2.3 错题改编 | 第58-59页 |
| 6 研究结论与建议、展望及不足 | 第59-62页 |
| 6.1 研究的结论和建议 | 第59-60页 |
| 6.1.1 研究的结论 | 第59页 |
| 6.1.2 研究的建议 | 第59-60页 |
| 6.2 研究的展望及不足 | 第60-62页 |
| 6.2.1 研究展望 | 第60页 |
| 6.2.2 研究不足 | 第60-62页 |
| 参考文献 | 第62-64页 |
| 致谢 | 第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