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6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2-13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2-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页 |
1.2 国内外现状及研究综述 | 第13-23页 |
1.2.1 国外医疗信息化发展综述 | 第13-16页 |
1.2.2 国内医疗信息化发展综述 | 第16-18页 |
1.2.3 区域医疗信息化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1.2.4 文献评述 | 第22-23页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3-26页 |
1.3.1 问题提出 | 第23页 |
1.3.2 研究范围界定 | 第23页 |
1.3.3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1.3.4 创新点 | 第24页 |
1.3.5 研究思路及方法 | 第24-26页 |
第二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 | 第26-37页 |
2.1 医联体及合作模式 | 第26-28页 |
2.1.1 医联体概念 | 第26页 |
2.1.2 医联体的目的 | 第26-27页 |
2.1.3 医联体合作模式 | 第27-28页 |
2.2 区域医疗信息化相关概念 | 第28-30页 |
2.2.1 医疗信息化 | 第28页 |
2.2.2 区域医疗信息化 | 第28-30页 |
2.3 管理信息系统相关理论 | 第30-35页 |
2.3.1 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 第30-31页 |
2.3.2 信息系统的维度 | 第31-33页 |
2.3.3 信息系统的研究方法 | 第33-34页 |
2.3.4 信息系统如何影响组织 | 第34-35页 |
2.4 信息化规划方法 | 第35-37页 |
2.4.1 战略集合转移法 | 第35页 |
2.4.2 关键成功因素法 | 第35-37页 |
第三章 S眼科医院区域医疗信息化现状、问题及需求分析 | 第37-51页 |
3.1 山东省眼科医疗联盟现状分析 | 第37-38页 |
3.1.1 成立背景 | 第37页 |
3.1.2 成立目的 | 第37页 |
3.1.3 合作模式 | 第37-38页 |
3.2 S眼科医院管理体系及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38-41页 |
3.2.1 S眼科医院发展概况 | 第38页 |
3.2.2 S眼科医院发展战略 | 第38-39页 |
3.2.3 组织架构及管理模式 | 第39页 |
3.2.4 信息化建设现状 | 第39-41页 |
3.3 S眼科医院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SWOT分析 | 第41-44页 |
3.3.1 S眼科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优势 | 第41-42页 |
3.3.2 S眼科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劣势 | 第42-43页 |
3.3.3 S眼科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机会 | 第43页 |
3.3.4 S眼科建设区域医疗信息化的威胁 | 第43-44页 |
3.4 S眼科医院区域医疗信息化需求分析 | 第44-49页 |
3.4.1 S眼科医院区域医疗信息化战略目标 | 第44-46页 |
3.4.2 确定S眼科医院的区域医疗信息化的需求 | 第46-49页 |
3.5 S眼科医院信息建设存在的问题 | 第49-51页 |
3.5.1 缺少复合型信息化人才 | 第49页 |
3.5.2 缺乏标准化的信息化建设体系 | 第49页 |
3.5.3 医院缺乏信息化意识 | 第49-50页 |
3.5.4 现有流程制度与信息化发展不匹配 | 第50页 |
3.5.5 信息化基础设施尚需完善 | 第50-51页 |
第四章 S眼科医院区域医疗信息化建设方案设计 | 第51-68页 |
4.1 建设思路 | 第51-53页 |
4.1.1 建设原则 | 第51页 |
4.1.2 建设目标 | 第51-52页 |
4.1.3 建设方法 | 第52-53页 |
4.2 信息系统功能设计 | 第53-63页 |
4.2.1 基础设施升级改造 | 第53-55页 |
4.2.2 远程会诊系统 | 第55-57页 |
4.2.3 双向转诊系统 | 第57-58页 |
4.2.4 医疗信息系统集成平台 | 第58-60页 |
4.2.5 眼健康筛查系统 | 第60-62页 |
4.2.6 全生命周期眼健康数据中心 | 第62-63页 |
4.3 关键业务流程设计 | 第63-65页 |
4.3.1 远程会诊业务流程 | 第63-64页 |
4.3.2 双向转诊业务流程 | 第64-65页 |
4.4 现存问题解决对策 | 第65-68页 |
4.4.1 加强信息化人才队伍建设 | 第65页 |
4.4.2 建立与信息化相适应的业务流程 | 第65-66页 |
4.4.3 统一全院对信息化建设的认识 | 第66-67页 |
4.4.4 完善信息化管理制度 | 第67-68页 |
第五章 实施保障措施 | 第68-73页 |
5.1 实施规划 | 第68-69页 |
5.1.1 准备阶段 | 第68页 |
5.1.2 试点运行 | 第68页 |
5.1.3 全面运行 | 第68-69页 |
5.1.4 实施后评估 | 第69页 |
5.2 实施保障 | 第69-70页 |
5.2.1 组织保障 | 第69页 |
5.2.2 人员保障 | 第69-70页 |
5.2.3 资金保障 | 第70页 |
5.2.4 管理保障 | 第70页 |
5.2.5 执行保障 | 第70页 |
5.3 风险及防范措施 | 第70-72页 |
5.3.1 可能存在的风险 | 第70-71页 |
5.3.2 规避措施 | 第71-72页 |
5.4 预期效果分析 | 第72-73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73-74页 |
6.1 研究结论 | 第73页 |
6.2 研究展望 | 第73-74页 |
致谢 | 第74-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