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6页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0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0-11页 |
1.2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第11-13页 |
1.2.1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1-12页 |
1.2.2 论文研究的方法 | 第12-13页 |
1.3 论文的创新及不足之处 | 第13-14页 |
1.3.1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3-14页 |
1.3.2 论文的不足之处 | 第14页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14-16页 |
第二章 文献研究述评 | 第16-24页 |
2.1 关于企业战略内涵与制定相关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2.1.1 关于企业战略内涵的相关文献评述 | 第16-17页 |
2.1.2 关于战略本质及战略制定的相关评述 | 第17页 |
2.2 关于企业战略常用的分析工具评述 | 第17-20页 |
2.2.1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评述 | 第17-19页 |
2.2.2 PEST分析模型 | 第19页 |
2.2.3 SWOT分析模型 | 第19-20页 |
2.3 国内外相关战略研究的述评 | 第20-23页 |
2.3.1 国外关于战略研究的相关评述 | 第20-22页 |
2.3.2 关于中国本土化战略及国内化工相关研究的评述 | 第22-23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3-24页 |
第三章 德邦公司纯碱产品竞争状况分析 | 第24-48页 |
3.1 德邦公司介绍 | 第24-25页 |
3.2 德邦公司产品总体概况及纯碱产品生产技术比较 | 第25-27页 |
3.2.1 德邦公司产品总体概况 | 第25-26页 |
3.2.2 纯碱产品生产技术比较 | 第26-27页 |
3.3 德邦公司外部宏观环境分析(PEST)及国际贸易环境分析 | 第27-32页 |
3.3.1 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 第27-28页 |
3.3.2 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 第28-29页 |
3.3.3 行业技术环境分析 | 第29-30页 |
3.3.4 行业社会环境分析 | 第30-31页 |
3.3.5 行业国际贸易环境分析 | 第31-32页 |
3.4 纯碱行业五种竞争力量分析 | 第32-40页 |
3.4.1 纯碱行业竞争现状分析 | 第32-35页 |
3.4.2 纯碱行业的竞争组成因素 | 第35页 |
3.4.3 纯碱行业竞争力量分析 | 第35-40页 |
3.4.4 纯碱行业的吸引力 | 第40页 |
3.5 德邦公司内部优势、劣势、机遇、威胁分析(SWOT) | 第40-47页 |
3.5.1 德邦公司的内部优势(Superiority) | 第40-44页 |
3.5.2 德邦公司的内部主要劣势(Weakness) | 第44-45页 |
3.5.3 德邦公司的机遇(Opportunity) | 第45页 |
3.5.4 德邦公司的威胁(Threat) | 第45-47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第四章 德邦公司竞争战略模式选择 | 第48-55页 |
4.1 德邦公司战略问题的迫切性 | 第48-49页 |
4.2 “管理-财务-技术-经营”全面成本领先战略模式的选择 | 第49-53页 |
4.3 德邦公司竞争战略的风险评估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德邦公司竞争战略保障措施 | 第55-65页 |
5.1 以巩固韩、台地区为目标的扩大出口措施 | 第55-57页 |
5.2 追求低成本、高品质的技术组合 | 第57页 |
5.3 以市场经济为指导核心的企业并购与重组 | 第57-60页 |
5.4 以干部、专业技术人员及工匠相结合的“369计划”人力资源 | 第60-61页 |
5.5 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 | 第61-62页 |
5.6 打造“绿色德邦、诚信德邦、和谐德邦”企业文化 | 第62-64页 |
5.7 本章小结 | 第64-65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5-67页 |
6.1 本论文主要研究结论 | 第65-66页 |
6.2 论文研究的展望 | 第66-67页 |
致谢 | 第67-68页 |
参考文献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