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计划与管理论文--企业经济论文--企业计划与经营决策论文--企业行政管理论文--人事管理论文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的财务绩效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第8-9页
Abstract第9-10页
1 导论第11-17页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1-14页
        1.1.1 研究背景第11-12页
        1.1.2 研究意义第12-14页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4-16页
        1.2.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2.2 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 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第16-17页
        1.3.1 论文的难点及不足之处第16页
        1.3.2 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6-17页
2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第17-28页
    2.1 股权激励相关理论回顾第17-20页
        2.1.1 委托——代理理论第17-18页
        2.1.2 激励理论第18-19页
        2.1.3 人力资本理论第19-20页
    2.2 文献综述第20-24页
        2.2.1 国外文献综述第20-23页
        2.2.2 国内文献综述第23-24页
    2.3 股权激励概述第24-28页
        2.3.1 股权激励的概念第24-25页
        2.3.2 股权激励的要素第25-26页
        2.3.3 股权激励的类型第26-28页
3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的现状第28-36页
    3.1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实施概况第28-30页
    3.2 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的现状第30-36页
        3.2.1 激励方式及标的物来源第30-31页
        3.2.2 行权价格或授予价格的确定方法第31-33页
        3.2.3 等待期或禁售期第33-34页
        3.2.4 有效期第34-35页
        3.2.5 授予比例第35-36页
4 上市公司股权激励计划制定与实施中存在的问题第36-41页
    4.1 行权条件过于宽松第36-37页
    4.2 行权价格确定方式固定第37页
    4.3 高管离职第37-39页
    4.4 管理层的盈余管理第39页
    4.5 管理层的在职消费第39-41页
5 上市公司实施股权激励计划对企业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第41-50页
    5.1 理论研究假设第41-42页
    5.2 变量说明、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第42-45页
        5.2.1 变量说明第42-45页
        5.2.2 样本选择第45页
        5.2.3 数据来源第45页
    5.3 模型设计第45-46页
    5.4 实证分析第46-50页
        5.4.1 描述性统计分析第46-47页
        5.4.2 相关性分析第47-48页
        5.4.3 多元回归结果及分析第48-50页
6 结论及政策建议第50-53页
    6.1 结论第50-51页
    6.2 政策建议第51-53页
        6.2.1 企业结合自身情况制定股权激励计划第51页
        6.2.2 增强高管人员在企业中的自我认同感第51-52页
        6.2.3 加强企业监管、提高治理层的独立性第52-53页
参考文献第53-56页
致谢第56页

论文共5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P2P网络借贷平台风险监管研究--以“拍拍贷”为例
下一篇:L银行Y分行小微企业“助保贷”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