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银行Y分行小微企业“助保贷”案例研究
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1 绪论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1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1.2.1 国内文献综述 | 第11-12页 |
1.2.2 国外文献综述 | 第12-13页 |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3-14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3-14页 |
1.4 论文创新点及不足 | 第14-15页 |
1.4.1 论文创新点 | 第14页 |
1.4.2 不足之处 | 第14-15页 |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第15-18页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2.1.1 小微企业的概念界定 | 第15页 |
2.1.2 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含义 | 第15页 |
2.1.3 助保贷定义 | 第15-16页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第16-18页 |
2.2.1 信息不对称理论 | 第16-17页 |
2.2.2 信贷配给理论 | 第17页 |
2.2.3 银行再造理论 | 第17-18页 |
3 L银行Y分行小微企业“助保贷”案例背景 | 第18-23页 |
3.1“助保贷”平台构成主体状况 | 第18-20页 |
3.1.1 F企业经营状况 | 第18页 |
3.1.2 L银行Y分行“助保贷”业务发展现状 | 第18-19页 |
3.1.3 助保金管理机构运作方式 | 第19-20页 |
3.2“助保贷”业务具体操作流程框架 | 第20-21页 |
3.3 基于风险防范的F企业授信方案制定 | 第21-23页 |
4 L银行Y分行“助保贷”核心业务环节研究 | 第23-32页 |
4.1 制定严格准入标准防止劣质企业入池 | 第23-25页 |
4.1.1 银政合作筛选小微企业 | 第23页 |
4.1.2 严格设定贷款条件 | 第23-24页 |
4.1.3 合理确定授信额度 | 第24-25页 |
4.1.4 明确限定贷款用途 | 第25页 |
4.2 构建助保金池形成综合担保体实现责任分担 | 第25-28页 |
4.2.1 小微企业助保金池的构建与管理 | 第25-26页 |
4.2.2 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为银行分担风险 | 第26-27页 |
4.2.3 助保金互助担保实现有限责任共担 | 第27-28页 |
4.3 搭建银政沟通平台形成贷后信息共享 | 第28-30页 |
4.3.1 单次博弈 | 第28-29页 |
4.3.2 重复博弈 | 第29-30页 |
4.3.3 博弈均衡结论 | 第30页 |
4.4 及时处置不良资产有效化解风险 | 第30-32页 |
5 优化L银行Y分行“助保贷”的对策与建议 | 第32-38页 |
5.1 完善“助保贷”外部配套措施 | 第32-34页 |
5.1.1 推进小微企业加强自身建设 | 第32页 |
5.1.2 健全小微企业征信体系 | 第32-33页 |
5.1.3 改进助保金管理机构运作模式 | 第33页 |
5.1.4 探索建立新型风险缓释措施 | 第33-34页 |
5.2 强化“助保贷”内部管理体系 | 第34-38页 |
5.2.1 对小微企业入池的审批环节严格把关 | 第34-35页 |
5.2.2 加强助保金池内企业相互监督 | 第35页 |
5.2.3 提高“助保贷”风险预警能力 | 第35-36页 |
5.2.4 加大助保贷产品创新力度 | 第36-38页 |
6 案例研究结论 | 第38-39页 |
参考文献 | 第39-41页 |
附录 | 第41-42页 |
致谢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