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7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 文献综述 | 第12-15页 |
1.2.1 审计失败的研究文献 | 第12-13页 |
1.2.2 审计风险的研究文献 | 第13-15页 |
1.2.3 文献述评 | 第15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5-17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5-16页 |
1.3.2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第2章 农业企业审计失败的理论分析 | 第17-23页 |
2.1 审计失败的理论概述 | 第17-20页 |
2.1.1 审计失败的含义 | 第17-18页 |
2.1.2 审计失败与审计风险 | 第18-19页 |
2.1.3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 | 第19-20页 |
2.2 农业企业特有的主要审计失败成因 | 第20-23页 |
2.2.1 销售收入存在着虚增 | 第20-21页 |
2.2.2 银行存款舞弊盛行 | 第21页 |
2.2.3 生产成本随意舞弊结转 | 第21-23页 |
第3章 康华农业审计失败案例介绍 | 第23-32页 |
3.1 康华农业审计失败案例的回顾 | 第23-30页 |
3.1.1 虚增销售收入与应收账款 | 第24-25页 |
3.1.2 虚增银行存款 | 第25-26页 |
3.1.3 生产成本的随意舞弊 | 第26-30页 |
3.2 证监会的处罚结果 | 第30-32页 |
3.2.1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的处罚结果 | 第30页 |
3.2.2 康华农业的处罚结果 | 第30-32页 |
第4章 立信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失败的原因分析 | 第32-46页 |
4.1 业务承接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 第32-33页 |
4.2 审计计划制定不完善 | 第33-35页 |
4.3 审计实施过程中审计程序未有效执行 | 第35-45页 |
4.3.1 内部控制缺陷未得到有效的识别 | 第35-37页 |
4.3.2 分析性程序未得到有效地利用 | 第37-41页 |
4.3.3 对收入和应收账款的细节测试执行不当 | 第41-42页 |
4.3.4 对银行存款的细节测试执行不当 | 第42-44页 |
4.3.5 对生产成本的细节测试执行不当 | 第44-45页 |
4.4 审计报告编制阶段的审计底稿复核工作流于形式 | 第45-46页 |
第5章 注册会计师针对农业企业审计失败的防范策略 | 第46-60页 |
5.1 审慎的承接客户 | 第46-49页 |
5.1.1 考虑被审计单位的风险水平 | 第46-47页 |
5.1.2 考虑会计师事务所自身方面的风险 | 第47-49页 |
5.2 制定完善的审计计划 | 第49-50页 |
5.2.1 制定适合被审计企业的审计方案 | 第49-50页 |
5.2.2 构建合格的项目合作团队 | 第50页 |
5.3 执行有效的审计程序 | 第50-57页 |
5.3.1 加强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风险的识别 | 第50-51页 |
5.3.2 执行有效的分析性程序 | 第51-53页 |
5.3.3 针对收入和应收账款执行有效的细节测试 | 第53-54页 |
5.3.4 针对银行存款的执行有效的细节测试 | 第54-56页 |
5.3.5 针对生产成本的执行有效的细节测试 | 第56-57页 |
5.4 审计报告阶段落实复核制度 | 第57-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