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0页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研究的背景 | 第12-14页 |
1.1.2 研究的意义 | 第14页 |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 第14-18页 |
1.2.1 内部审计 | 第14-16页 |
1.2.2 企业零售供应链 | 第16-17页 |
1.2.3 供应链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 | 第17-18页 |
1.2.4 文献述评 | 第18页 |
1.3 研究的方法及内容 | 第18-20页 |
1.3.1 研究采用的方法 | 第18页 |
1.3.2 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2章 企业零售供应链内部审计理论分析 | 第20-29页 |
2.1 委托代理理论与内部审计的源起 | 第20-21页 |
2.2 风险管理理论与内部审计的风险理念 | 第21-22页 |
2.3 供应链理论与零售供应链架构 | 第22-26页 |
2.3.1 交易成本理论 | 第23-24页 |
2.3.2 资源基础理论 | 第24-25页 |
2.3.3 供应链管理理论 | 第25-26页 |
2.4 零售供应链内部审计的研究框架分析 | 第26-29页 |
第3章 Y公司零售供应链的内部审计现状及问题分析 | 第29-46页 |
3.1 Y公司相关简介 | 第29-32页 |
3.1.1 经营背景与组织架构 | 第29-30页 |
3.1.2 内部审计机构的设置 | 第30-31页 |
3.1.3 内部审计的范围 | 第31-32页 |
3.1.4 内部审计技术的使用 | 第32页 |
3.2 Y公司零售供应链的内部审计现状 | 第32-36页 |
3.2.1 采购环节 | 第33-34页 |
3.2.2 销售环节 | 第34-35页 |
3.2.3 资金流环节 | 第35-36页 |
3.3 Y公司采购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36-41页 |
3.3.1 供应商风险评估手段缺少时效性 | 第36-37页 |
3.3.2 有关货源质量的内部控制流程不完善 | 第37-40页 |
3.3.3 供应商审计信息利用不充分 | 第40-41页 |
3.4 Y公司销售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41-43页 |
3.4.1 线上销售模式缺乏合理的评估 | 第41页 |
3.4.2 对销售业务内部控制的监督不充分 | 第41-42页 |
3.4.3 传统审计技术无法适应多维的销售模式 | 第42-43页 |
3.5 Y公司资金流环节存在的问题 | 第43-46页 |
3.5.1 未对金融业务进行适当的风险评估 | 第43页 |
3.5.2 内部审计在资金管理方面职权受限 | 第43-44页 |
3.5.3 单一资金运作模式导致审计信息利用效率不高 | 第44-46页 |
第4章 Y公司零售供应链内部审计改进建议 | 第46-57页 |
4.1 Y公司采购环节的改进建议 | 第46-51页 |
4.1.1 使用风险监控手段持续评估供应商风险 | 第46-47页 |
4.1.2 在内部控制中细化对货源质量的规定 | 第47-49页 |
4.1.3 使用信息技术充分挖掘供应商信息 | 第49-51页 |
4.2 Y公司销售环节的改进建议 | 第51-54页 |
4.2.1 以销售经营目标为导向进行风险评估 | 第51-52页 |
4.2.2 推行信息化内部控制为监督工作提供支持 | 第52-53页 |
4.2.3 利用非现场审计信息系统应对复杂的销售模式 | 第53-54页 |
4.3 Y公司资金流环节的改进建议 | 第54-57页 |
4.3.1 对供应链金融服务实行事前风险管理 | 第54-55页 |
4.3.2 积极设计推行相关问责报告制度 | 第55页 |
4.3.3 推动信息共享机制完善资金流循环运作模式 | 第55-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