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9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6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0-11页 |
1.2 国内外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2.1 国外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2.2 国内小组合作学习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3-14页 |
1.3.1 研究目的 | 第13-14页 |
1.3.2 研究意义 | 第14页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4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4-16页 |
第2章 小组合作学习的相关理论概述 | 第16-23页 |
2.1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6-17页 |
2.2 合作的概念 | 第17页 |
2.3 小组合作学习的定义 | 第17-18页 |
2.4 小组合作学习的适用条件 | 第18-21页 |
2.5 评价的含义 | 第21页 |
2.6 教育评价的概念 | 第21页 |
2.7 小组合作学习中教育评价的主要功能 | 第21-23页 |
第3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措施和方法 | 第23-36页 |
3.1 构建的对象 | 第23页 |
3.2 建立合作学习小组 | 第23-25页 |
3.3 初中物理不同课型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案例 | 第25-36页 |
3.3.1 初中物理新授课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 | 第25-29页 |
3.3.2 初中物理评改课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 | 第29-32页 |
3.3.3 初中物理复习课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 | 第32-36页 |
第4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机制 | 第36-42页 |
4.1 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内容 | 第36页 |
4.2 小组合作学习评价的形式 | 第36-39页 |
4.3 初中物理小组合作学习的评价实施过程 | 第39-42页 |
4.3.1 小组合作学习的学期内过程评价 | 第39-40页 |
4.3.2 小组合作学习的期末终结性评价 | 第40-42页 |
第5章 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分析 | 第42-55页 |
5.1 阶段性学业测试的相关分析 | 第42-43页 |
5.2 调查问卷的相关分析 | 第43-49页 |
5.2.1 小组合作学习对组员能力的影响 | 第43页 |
5.2.2 小组合作学习对组员成绩的影响 | 第43-45页 |
5.2.3 小组合作学习对组长的影响 | 第45-46页 |
5.2.4 性别对小组成员承担角色的影响 | 第46页 |
5.2.5 学生对组长产生方式的选择 | 第46-47页 |
5.2.6 学生对复习方式的选择 | 第47页 |
5.2.7 性格特征对小组合作中角色选择的影响 | 第47-48页 |
5.2.8 性格特征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 | 第48-49页 |
5.2.9 性格特征对小组合作学习成绩的影响 | 第49页 |
5.2.10 小组的凝聚力分析 | 第49页 |
5.3 对教师关于小组合作学习相关问题的访谈 | 第49-51页 |
5.4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措施 | 第51-55页 |
5.4.1 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在教学实践中存在问题 | 第51-53页 |
5.4.2 针对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提出的解决措施 | 第53-55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55-59页 |
6.1 总结 | 第55-57页 |
6.2 展望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1页 |
附录A 初中物理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调查问卷 | 第61-66页 |
致谢 | 第66-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