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中等教育论文--教学理论、教学法论文--教学研究与改革论文

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与条件研究--基于“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视角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3-23页
    (一)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 基于对教师知行分离现状的思考第13页
        2. 基于对实验学校中介工具使用现状的思考第13-14页
    (二) 研究意义第14页
    (三) 文献综述第14-21页
        1. 教师知识研究第14-16页
        2. 教学行为研究第16-20页
        3. 相关研究简评第20-21页
    (四) 核心概念界定第21-23页
        1. 教师知识第21页
        2. 教学行为第21-22页
        3.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第22-23页
一、“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概要及其应用于本研究的意义第23-30页
    (一)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概要第23-28页
        1.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形成与发展第23-25页
        2.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应用现状第25页
        3.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的基本观点第25-28页
    (二) “文化—历史”活动理论应用于本研究的意义第28-30页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过程第30-34页
    (一) 研究方法第30页
        1. 行动研究法第30页
        2. 调查研究法第30页
        3. 内容分析法第30页
    (二) 研究内容第30-31页
    (三) 研究思路第31页
    (四) 研究对象概况第31-32页
    (五) 研究过程简述第32-34页
        1. 第一阶段:研究准备阶段第32页
        2. 第二阶段:全面实施研究阶段第32-33页
        3.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阶段第33-34页
三、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的过程分析第34-62页
    (一) 中介工具的建构——以教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为例第34-48页
        1. 中介工具建构的必要性第34-36页
        2. 中介工具的建构过程第36-46页
        3. 中介工具建构过程的特点第46-48页
    (二) 中介工具的使用——以教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为例第48-56页
        1. 中介工具的试用过程第48-52页
        2. 中介工具的正式使用过程第52-55页
        3. 中介工具使用过程的特点第55-56页
    (三) 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基本阶段第56-62页
        1. 借鉴理论框架,知识通俗化第57页
        2. 尝试建构工具,知识系统化第57-58页
        3. 修改完善工具,知识操作化第58-59页
        4. 初步使用工具,知识行为化第59-60页
        5. 反复使用工具,行为常规化第60页
        6. 灵活使用工具,行为艺术化第60-62页
四、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的条件分析第62-72页
    (一) 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内部条件分析第62-65页
        1. 教师需要意识到中介工具的必要性第62-63页
        2. 教师需要成为建构和使用中介工具的真正主体第63-64页
        3. 教师需要对中介工具进行反复内化、调整和外化第64-65页
    (二) 教师知识转化为教学行为的外部条件分析第65-72页
        1. 学校层面第65-68页
        2. 专家层面第68-72页
五、结论与展望第72-74页
    (一) 研究结论第72页
    (二) 研究创新第72页
    (三) 研究不足与展望第72-74页
        1. 研究不足第72-73页
        2. 研究展望第73-74页
参考文献第74-78页
附录第78-85页
    附录1: 访谈提纲第78-79页
    附录2: 研讨记录(含录音稿)节选第79-80页
    附录3: 教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优化设计表第80-82页
    附录4: 教师促进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活动课堂观察表第82-85页
致谢第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高一学生化学高阶思维能力现状及培养对策研究
下一篇:情感因素对高中生英语学习的影响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