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长法提升英语口语能力的探索性研究--以非英语专业研究生为例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8-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12页 |
1.1.1 英语口语学习现状 | 第8-9页 |
1.1.2 口语差的原因 | 第9-10页 |
1.1.3 提高口语的探索 | 第10-12页 |
1.1.3.1 听说教学存在的问题 | 第10-11页 |
1.1.3.2 写长法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 | 第12页 |
1.3 研究意义 | 第12-14页 |
1.3.1 理论意义 | 第12-13页 |
1.3.2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1.4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1.5 论文结构 | 第15-17页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17-33页 |
2.1 写长法的定义和内涵 | 第17-19页 |
2.2 写长法的理论基础——以写促学 | 第19-23页 |
2.2.1 以写促学的概念 | 第19页 |
2.2.2 以写促学的理论基础 | 第19-23页 |
2.2.2.1 输出假设 | 第19-21页 |
2.2.2.2 注意与第二语言习得 | 第21-22页 |
2.2.2.3 写的促学效果 | 第22-23页 |
2.3 以写促说的国内外研究 | 第23-33页 |
2.3.1 第二语言口语的产出概述 | 第23-27页 |
2.3.1.1 第二语言口语的产出过程 | 第23-25页 |
2.3.1.2 第二语言口语产出存在的问题 | 第25-26页 |
2.3.1.3 以写促说的可能性研究 | 第26-27页 |
2.3.2 以写促说的国外研究 | 第27-29页 |
2.3.2.1 写对语言能力的支持 | 第27-28页 |
2.3.2.2 写对自动化的促进研究 | 第28-29页 |
2.3.3 以写促说的国内研究 | 第29-31页 |
2.3.4 本次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31-33页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第33-52页 |
3.1 实验设计 | 第33页 |
3.2 研究问题 | 第33-34页 |
3.3 实验对象 | 第34页 |
3.4 实验方法 | 第34-39页 |
3.4.1 教学方法设计 | 第36-37页 |
3.4.2 教学内容 | 第37-38页 |
3.4.3 反馈和评估 | 第38-39页 |
3.5 测量工具 | 第39-47页 |
3.5.1 口语采集和分析工具 | 第39-42页 |
3.5.1.1 口语成绩的采集工具 | 第39-40页 |
3.5.1.2 口语水平的评定和分析 | 第40-41页 |
3.5.1.3 数据采集和分析工具 | 第41-42页 |
3.5.2 口语CAF的定义和计算 | 第42-44页 |
3.5.2.1 口语CAF的定义 | 第42页 |
3.5.2.2 CAF的计算方法 | 第42-44页 |
3.5.3 调查问卷 | 第44-47页 |
3.6 实验步骤与实验安排 | 第47-48页 |
3.6.1 实验步骤 | 第47页 |
3.6.2 实验安排 | 第47-48页 |
3.7 实验过程 | 第48-52页 |
3.7.1 实验前 | 第48-50页 |
3.7.2 实验中 | 第50-51页 |
3.7.3 实验后 | 第51-52页 |
第四章 实验结果 | 第52-79页 |
4.1 前后测成绩对比 | 第53-58页 |
4.1.1 打分信度检验 | 第53-54页 |
4.1.2 实验组前后测成绩对比 | 第54-55页 |
4.1.3 实验组和控制组前后测对比 | 第55-58页 |
4.2 CAF分析结果 | 第58-64页 |
4.2.1 口语复杂度变化 | 第58-64页 |
4.2.1.1 词汇复杂度变化 | 第58-62页 |
4.2.1.2 句法复杂度变化 | 第62-64页 |
4.3 口语准确度变化 | 第64-66页 |
4.4 口语流利度变化 | 第66-71页 |
4.5 问卷调查结果 | 第71-72页 |
4.6 其它发现 | 第72-74页 |
4.7 讨论 | 第74-79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 第79-84页 |
5.1 研究发现 | 第79页 |
5.2 研究启示 | 第79-81页 |
5.3 研究不足 | 第81页 |
5.4 研究展望 | 第81-84页 |
参考文献 | 第84-91页 |
附录 | 第91-116页 |
附录A 口语测试题目 | 第91页 |
附录B 作业材料来源 | 第91-93页 |
附录C 作业样题 | 第93-100页 |
附录D 学生口语前后测成绩 | 第100-101页 |
附录E 口语转写文本样式 | 第101-102页 |
附录F 调查问卷 | 第102-105页 |
附录G CAF分析数据 | 第105-111页 |
附录H 不流利现象频数数据 | 第111-112页 |
附录I 科学教材样例节选 | 第112-116页 |
致谢 | 第116-118页 |
附件 | 第11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