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2-3页 |
Abstract | 第3页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绪论 | 第9-17页 |
第一节 相关研究综述 | 第9-14页 |
0.1.1 有关有限教学的研究 | 第9-13页 |
0.1.2 有关有限教学的教学行为研究 | 第13-14页 |
第二节 研究的主要任务和意义 | 第14-15页 |
0.2.1 研究任务 | 第14页 |
0.2.2 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第三节 主要的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第一章 有限教学行为的相关概念 | 第17-25页 |
第一节 教学行为 | 第17-20页 |
1.1.1 行为 | 第17页 |
1.1.2 教学行为 | 第17-20页 |
第二节 有限教学 | 第20-23页 |
1.2.1 有限与无限 | 第20-21页 |
1.2.2 有限教学 | 第21-23页 |
第三节 有限教学行为 | 第23-25页 |
第二章 有限教学行为的理论基础 | 第25-33页 |
第一节 复杂性理论 | 第25-27页 |
2.1.1 复杂性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25-26页 |
2.1.2 复杂性理论的启示 | 第26-27页 |
第二节 有限理性说 | 第27-29页 |
2.2.1 有限理性说及其主要内容 | 第27-28页 |
2.2.2 有限理性说的启示 | 第28-29页 |
第三节 认知负荷理论 | 第29-30页 |
2.3.1 认知负荷理论的概述 | 第29-30页 |
2.3.2 认知负荷理论的启示 | 第30页 |
第四节 最近发展区理论 | 第30-33页 |
2.4.1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主要内容 | 第30-31页 |
2.4.2 最近发展区理论的启示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高中化学有限教学行为的现状考察 | 第33-65页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学行为的观察及其分析 | 第33-39页 |
3.1.1 课堂观察目的 | 第33页 |
3.1.2 课堂观察的内容及其说明 | 第33-35页 |
3.1.3 课堂观察的方法——课堂观察记录表的编制 | 第35-36页 |
3.1.4 高中化学课堂观察的实施 | 第36-38页 |
3.1.5 观察结果分析 | 第38-39页 |
第二节 对高中化学有限教学行为的调查及其分析 | 第39-62页 |
3.2.1 调查目的与内容 | 第40页 |
3.2.2 调查对象 | 第40-41页 |
3.2.3 有效调查问卷的筛选原则与统计 | 第41页 |
3.2.4 调查结果分析 | 第41-62页 |
第三节 对高中化学教学行为现状的反思 | 第62-65页 |
3.3.1 高中化学教学行为的现状 | 第63页 |
3.3.2 教师的有限教学行为思想及观念的误区 | 第63-65页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教学行为的有限性及优化策略 | 第65-75页 |
第一节 高中化学教学系统的复杂性 | 第65-67页 |
4.1.1 高中化学教学系统及其构成 | 第65-66页 |
4.1.2 高中化学教学系统复杂性的表现 | 第66-67页 |
第二节 高中化学教学行为的有限性及其表现 | 第67-69页 |
4.2.1 化学教学行为有限性的表现 | 第67-68页 |
4.2.2 化学教学行为的有限性及其限定 | 第68-69页 |
第三节 高中化学有限教学行为的案例及其评析——以苏教版“氯气的性质”为例 | 第69-72页 |
4.3.1 教学流程 | 第69-70页 |
4.3.2 教学实录(部分)分析 | 第70-71页 |
4.3.3 本节课教师教学行为分析 | 第71-72页 |
第四节 有限教学观优化高中化学教学行为 | 第72-75页 |
4.4.1 重视教学理论的学习,强化教学行为有限性的观念 | 第72-73页 |
4.4.2 尊重化学教学有限性,改善教学行为的不足 | 第73-74页 |
4.4.3 突破化学教学有限性,提高教学行为的创新 | 第74-75页 |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反思 | 第75-77页 |
第一节 研究结果 | 第75页 |
第二节 研究反思 | 第75-77页 |
5.2.1 本研究的局限 | 第75-76页 |
5.2.2 化学有限教学研究的愿景 | 第76-77页 |
附录 | 第77-83页 |
附录1 | 第77-78页 |
附录2 | 第78-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87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87-89页 |
致谢 | 第89-91页 |
个人简历 | 第91-9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