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Z公司薪酬体系再设计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18页 |
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第12-13页 |
1.2 选题意义 | 第13-14页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14-15页 |
1.3.1 研究的目标 | 第14页 |
1.3.2 研究的内容 | 第14页 |
1.3.3 分析的思路 | 第14-15页 |
1.3.4 研究的方法 | 第15页 |
1.3.5 论文的创新之处 | 第15页 |
1.4 论文结构 | 第15-18页 |
第二章 薪酬设计理论概述 | 第18-24页 |
2.1 薪酬与工资的含义 | 第18-20页 |
2.1.1 薪酬与工资的概念 | 第18-19页 |
2.1.2 薪酬的组成及分类 | 第19-20页 |
2.2 薪酬体系设计原则及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2.1 薪酬体系设计的原则 | 第20页 |
2.2.2 薪酬体系设计的影响因素 | 第20-22页 |
2.3 薪酬模式选择 | 第22-24页 |
2.3.1 主要薪酬模式 | 第22-23页 |
2.3.2 岗位绩效薪酬模式的特点 | 第23-24页 |
第三章 JZ公司现状及薪酬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24-46页 |
3.1 JZ公司现状及其人力资源概况 | 第24-27页 |
3.1.1 JZ公司概况 | 第24-25页 |
3.1.2 JZ公司组织结构与人力资源状况 | 第25-27页 |
3.1.3 JZ公司现有薪酬体系存在缺陷 | 第27页 |
3.2 JZ公司薪酬体系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 第27-28页 |
3.2.1 制度建立的紧迫性 | 第28页 |
3.2.2 行政惯性的内生性 | 第28页 |
3.2.3 员工组成的多元性 | 第28页 |
3.2.4 激励效果的有效性 | 第28页 |
3.2.5 长期发展的持续性 | 第28页 |
3.3 公司战略发展对薪酬的要求 | 第28-31页 |
3.3.1 JZ公司行业发展环境和行业特点分析 | 第29-30页 |
3.3.2 JZ公司发展战略定位 | 第30页 |
3.3.3 JZ公司战略与薪酬管理的关系 | 第30-31页 |
3.3.4 构建战略导向的薪酬管理制度 | 第31页 |
3.4 薪酬调查 | 第31-46页 |
3.4.1 前期工作准备 | 第31-32页 |
3.4.2 现状诊断 | 第32-46页 |
第四章 薪酬体系再设计 | 第46-83页 |
4.1 目标、思路和基本流程 | 第46-50页 |
4.1.1 薪酬体系再设计的目标及原则 | 第46-47页 |
4.1.2 薪酬体系再设计的思路 | 第47-48页 |
4.1.3 薪酬体系再设计的基本流程 | 第48-50页 |
4.2 薪酬体系再设计 | 第50-83页 |
4.2.1 薪酬模式 | 第50页 |
4.2.2 薪酬体系再设计原则 | 第50-51页 |
4.2.3 薪酬管理的职责划分 | 第51页 |
4.2.4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薪酬结构再设计 | 第51-73页 |
4.2.5 岗位绩效工资水平的确定及支付 | 第73-77页 |
4.2.6 岗位绩效工资制的薪酬调整 | 第77-78页 |
4.2.7 部分特殊人员薪酬待遇 | 第78-83页 |
第五章 薪酬体系的实施保障 | 第83-99页 |
5.1 机制优化 | 第83-88页 |
5.1.1 优化建议 | 第83-85页 |
5.1.2 机制优化的基础单元 | 第85-88页 |
5.2 建立全员绩效考核体系 | 第88-95页 |
5.2.1 公司绩效管理总体目标与原则 | 第88-89页 |
5.2.2 绩效管理体系的指标类别 | 第89-90页 |
5.2.3 绩效指标体系的设计 | 第90页 |
5.2.4 管理机构及职责 | 第90-91页 |
5.2.5 绩效计划的制定 | 第91-92页 |
5.2.6 绩效考核周期 | 第92-93页 |
5.2.7 绩效考核程序 | 第93-94页 |
5.2.8 绩效工资的计发方式 | 第94页 |
5.2.9 绩效考核结果在其它方面的应用 | 第94-95页 |
5.3 新老薪酬体系对接 | 第95-96页 |
5.3.1 薪酬套改 | 第95-96页 |
5.3.2 员工沟通 | 第96页 |
5.4 内在激励 | 第96-99页 |
5.4.1 良好的文化氛围 | 第96-97页 |
5.4.2 培训与提升 | 第97-98页 |
5.4.3 提升成就感 | 第98-99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99-102页 |
6.1 新体系取得的效果 | 第99-100页 |
6.2 设计中的不足 | 第100页 |
6.3 结束语 | 第100-102页 |
致谢 | 第102-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0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