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4页 |
| Abstract | 第4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一) 研究背景 | 第8页 |
| (二) 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二、相关概念界定 | 第9-10页 |
| (一) 精品资源共享课 | 第9页 |
| (二) 对“资源”的理解 | 第9-10页 |
| (三) Blackboard平台 | 第10页 |
| 三、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 (一)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建设现状分析 | 第10-12页 |
| (二) 精品资源共享课的相关文献分析 | 第12-13页 |
|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3-15页 |
| (一) 研究内容 | 第13-14页 |
| (二)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 五、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 第二章 精品资源共享课概述 | 第16-22页 |
|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原则 | 第16-17页 |
| (一) 精品原则 | 第16页 |
| (二) 开放原则 | 第16页 |
| (三) 共享原则 | 第16-17页 |
|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资源分析 | 第17-19页 |
| (一) 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类型 | 第17页 |
| (二) 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要求 | 第17-19页 |
|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与原精品课程比较 | 第19-21页 |
| 四、本章小结 | 第21-22页 |
| 第三章 基于B1ackboard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设计 | 第22-50页 |
| 一、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结构设计 | 第22-28页 |
| (一) 教材的选择 | 第23-24页 |
| (二) 内容的组织 | 第24-27页 |
| (三) 资源的结构 | 第27-28页 |
| 二、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获取设计 | 第28-34页 |
| (一) 资源获取的途径 | 第28-29页 |
| (二) 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获取 | 第29-34页 |
| 三、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组织设计 | 第34-39页 |
| (一) 知识管理理论 | 第34-35页 |
| (二) 线性方式 | 第35-37页 |
| (三) 超文本方式 | 第37-39页 |
| 四、基于Blackboard的精品资源共享课资源的共享设计 | 第39-48页 |
| (一) Blackboard平台概述 | 第40-42页 |
| (二) 基于Blackboard的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共享 | 第42-48页 |
| 五、本章小结 | 第48-50页 |
| 第四章 基于Blackboard的《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资源的设计 | 第50-62页 |
| 一、《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资源的结构设计 | 第50-53页 |
| (一) 内容的组织 | 第50-53页 |
| (二) 资源的设计 | 第53页 |
| 二、《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资源的获取设计 | 第53页 |
| 三、《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资源的组织设计 | 第53-57页 |
| (一) 线性组织方式 | 第53-54页 |
| (二) 超文本组织方式 | 第54-57页 |
| 四、基于Blackboard的资源共享设计 | 第57-61页 |
| (一) Blackboard的资源导航的设计 | 第57-59页 |
| (二) Blackboard的资源交互的设计 | 第59-60页 |
| (三) Blackboard的资源的评价设计 | 第60-61页 |
| 五、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第五章 《教育技术研究方法》课程的应用 | 第62-70页 |
| 一、Blackboard平台工具分析 | 第62-65页 |
| 二、访谈分析 | 第65-68页 |
| (一) 访谈设计和实施 | 第65-66页 |
| (二) 效果调查与分析 | 第66-67页 |
| (三) 存在问题与对策 | 第67-68页 |
| 三、本章小结 | 第68-70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70-72页 |
| 一、研究的主要工作 | 第70页 |
| 二、研究中的不足 | 第70-71页 |
| 三、研究的展望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4页 |
| 附录 访谈提纲 | 第74-76页 |
| 致谢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