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电化教育论文--计算机化教学论文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附表索引第9-10页
插图索引第10-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1.1 选题背景第11页
    1.2 选题意义第11页
    1.3 文献综述第11-16页
        1.3.1 精品课程内涵研究第12页
        1.3.2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研究第12-14页
        1.3.3 对精品课程存在问题的研究第14-15页
        1.3.4 对精品课程建议的研究第15-16页
    1.4 研究基本思路第16页
    1.5 研究方法第16-18页
第二章 我国高校精品课程开发应用的历史沿革第18-21页
    2.1 “十五”规划时期(2001-2005):精品课程开始实施阶段第18页
    2.2 “十一五”规划时期(2006-2010):精品课程建设深化阶段第18-19页
    2.3 “十二五”规划时期(2011 至今):精品课程转型升级阶段第19-21页
第三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第21-26页
    3.1 研究假设第21页
    3.2 问卷的设计与确定第21-24页
    3.3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统计第24-26页
第四章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现状的调查分析第26-43页
    4.1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第26-32页
        4.1.1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获取情况第26-28页
        4.1.2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具体获取情况第28-30页
        4.1.3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对学生的实际影响的描述性统计第30-31页
        4.1.4 师生精品课程内容交流情况的描述性统计第31页
        4.1.5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满意度的描述性统计第31-32页
    4.2 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情况的差异性分析第32-37页
        4.2.1 不同性别的学生在应用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第32-33页
        4.2.2 不同年级的学生在应用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第33页
        4.2.3 不同专业类型的学生在应用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第33-34页
        4.2.4 不同学校类型的学生在应用情况上的差异性分析第34页
        4.2.5 精品课程交流与精品课程应用效果相关分析第34-36页
        4.2.6 精品课程交流与精品课程应用效果回归分析第36-37页
    4.3 研究小结第37-43页
        4.3.1 学生对国家精品课程的认知度不够,未对学生产生较大影响第38页
        4.3.2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获取渠过于道单一第38-39页
        4.3.3 互动交流较少,未能形成学习共同体第39-40页
        4.3.4 评审方式不合理,评审结果脱离实际第40页
        4.3.5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版权保护机制不够健全第40-41页
        4.3.6 国家精品课程建设后期经费不足第41页
        4.3.7 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更新缓慢第41-43页
第五章 推进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应用的建议第43-49页
    5.1 加大推广力度,寻求资源获取新渠道第43-44页
    5.2 建立精品课程网络资源学习互助组第44-45页
    5.3 改革传统评审方式,寻求进入和退出新机制第45-46页
    5.4 建立健全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版权保护机制第46-47页
    5.5 确保国家精品课程网络资源的持续更新第47-49页
结论第49-50页
参考文献第50-54页
致谢第54-55页
附录A第55-58页
附录B第58-59页
附录C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学朗读、诵读教学策略研究
下一篇:行政行为检察监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