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1.导论 | 第11-25页 |
|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 ·选题背景 | 第11-12页 |
| ·研究意义 | 第12页 |
| ·核心概念 | 第12-13页 |
| ·免费义务教育 | 第12-13页 |
| ·民办中小学 | 第13页 |
| ·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13-15页 |
| ·教育市场理论 | 第13-14页 |
| ·市场细分理论 | 第14-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 ·国内相关研究 | 第15-19页 |
| ·国外相关研究 | 第19-21页 |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 ·文献法 | 第21-22页 |
| ·调查法 | 第22页 |
| ·研究思路及论文框架 | 第22-25页 |
| ·研究思路 | 第22-23页 |
| ·论文框架 | 第23-25页 |
| 2.解读与剖析:免费义务教育时代的特征 | 第25-33页 |
| ·我国免费义务教育政策的演变历程 | 第25-28页 |
| ·收费义务教育阶段 | 第25-27页 |
| ·免费义务教育阶段 | 第27-28页 |
| ·免费义务教育时代的特征 | 第28-33页 |
| ·回归了义务教育的本质内涵 | 第28-29页 |
| ·凸显了受教育权的权利本位 | 第29-30页 |
| ·体现了教育公平的价值追求 | 第30页 |
| ·确立了均衡发展的价值定位 | 第30-33页 |
| 3.质问与解疑: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存在的原因和意义 | 第33-41页 |
| ·为什么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还能存在? | 第33-35页 |
| ·政府政策因素 | 第33-34页 |
| ·教育需求因素 | 第34-35页 |
| ·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存在的意义 | 第35-41页 |
| ·增加教育资源供给,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第35-37页 |
| ·扩大入学机会,改善教育公平状况 | 第37-38页 |
| ·促进教育体制改革,提高办学效率 | 第38-41页 |
| 4.调查与分析: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生存发展的挑战及机遇——基于 Y 县的调查 | 第41-61页 |
| ·Y 县义务教育阶段民办学校的生存发展现状调查 | 第41-48页 |
| ·Y 县民办中小学的规模与发展速度 | 第41-43页 |
| ·Y 县民办中小学的办学模式及其区域特征 | 第43-44页 |
| ·Y 县民办中小学的经费来源及其办学条件 | 第44-45页 |
| ·Y 县民办中小学的内部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 第45页 |
| ·Y 县民办中小学的收费标准和收费方式 | 第45-46页 |
| ·Y 县民办中小学的教师状况 | 第46-48页 |
| ·Y 县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生存发展面临的挑战 | 第48-54页 |
| ·政策方面的挑战 | 第48-49页 |
| ·经济方面的挑战 | 第49-50页 |
| ·竞争对手的挑战 | 第50-53页 |
| ·民办中小学自身的不足 | 第53-54页 |
| ·Y 县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生存发展面临的机遇 | 第54-61页 |
| ·政策方面的机遇 | 第55-56页 |
| ·经济方面的机遇 | 第56-57页 |
| ·社会需求方面的机遇 | 第57-61页 |
| 5.路径与举措: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生存发展的新思考 | 第61-71页 |
| ·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的健康发展需要政府强力支持和积极推进 | 第61-65页 |
| ·政府推进民办义务教育的动力 | 第61-62页 |
| ·政府推进民办义务教育的路径与举措 | 第62-64页 |
| ·政府推进民办义务教育的着力点 | 第64-65页 |
| ·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的健康发展需要自身努力探索和持续创新 | 第65-71页 |
| ·民办中小学自身发展的动力 | 第65-66页 |
| ·学校自身发展的路径与举措 | 第66-69页 |
| ·学校自身发展的着力点 | 第69-71页 |
| 结论与展望 | 第71-73页 |
| 参考文献 | 第73-77页 |
| 附录 | 第77-87页 |
| 附录 A 民办中小学生存发展现状调查问卷 | 第77-81页 |
| 附录 B 免费义务教育时代民办中小学生存发展现状访谈提纲 | 第81-83页 |
| 附录 C Y 县民办中小学概况调查表 | 第83-87页 |
| 致谢 | 第87-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