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绪论 | 第10-15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0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10-12页 |
三、研究意义 | 第12-13页 |
四、研究方法 | 第13-15页 |
第一章 古风音乐与高中古诗词 | 第15-32页 |
第一节 何为“古风音乐” | 第15-18页 |
一、“古风音乐”概念界定 | 第16-17页 |
二、古风音乐与流行音乐、民族音乐的区别 | 第17-18页 |
第二节 古风音乐中蕴含的古诗词鉴赏知识 | 第18-29页 |
一、古风音乐中的古诗(词)人 | 第18-21页 |
二、古风音乐中的修辞 | 第21-26页 |
三、古风音乐中的意象 | 第26-29页 |
第三节 古风音乐中蕴含的高中古诗词内容 | 第29-32页 |
一、直接将高中古诗词谱曲 | 第29-30页 |
二、创作灵感来源于高中古诗词 | 第30-32页 |
第二章 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的可行性 | 第32-42页 |
第一节 从一线教学的角度分析可行性 | 第32-37页 |
一、师生喜爱古风音乐 | 第32-33页 |
二、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有所成效 | 第33-37页 |
三、师生愿意接受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 | 第37页 |
第二节 从音乐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可行性 | 第37-42页 |
一、发挥主动,激发兴趣 | 第38-39页 |
二、催化体验,情感共鸣 | 第39-40页 |
三、古诗新唱,促进记忆 | 第40-42页 |
第三章 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方法与实践 | 第42-52页 |
第一节 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方法 | 第42-46页 |
一、课前预习,歌中寻迹 | 第42-43页 |
二、新课导入,集中注意 | 第43-44页 |
三、分析文本,类比迁移 | 第44页 |
四、营造情境,产生想象 | 第44-45页 |
五、课尾总结,升华情感 | 第45-46页 |
六、课后拓展,合作创作 | 第46页 |
第二节 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中的实践 | 第46-49页 |
一、张雪梅老师的实践探讨 | 第46-48页 |
二、张晶晶老师的实践探讨 | 第48-49页 |
第三节 古风音乐融入高中古诗词教学对教师的要求 | 第49-52页 |
一、具有先进的教学思想,标新立异 | 第49-50页 |
二、具有一定的音乐素养,综合学科 | 第50页 |
三、具有较好的把控能力,语文为主 | 第50-51页 |
四、具有较强的语言水平,注重互动 | 第51-52页 |
结语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录 1 | 第56-60页 |
附录 2 | 第60-63页 |
附录 3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