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教育论文--教育心理学论文--教育心理诊断与教育心理辅导论文

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1 绪论第9-18页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第9-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9-10页
        1.1.2 研究目的第10-11页
        1.1.3 研究意义第11-13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3-16页
        1.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3-15页
        1.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5-16页
        1.2.3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发展趋势第16页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6-17页
        1.3.1 研究思路第16-17页
        1.3.2 研究方法第17页
    1.4 本文创新之处第17-18页
2 团体辅导相关概念理论概述第18-27页
    2.1 团体辅导的概念与演进第18-23页
        2.1.1 团体的概念第18页
        2.1.2 团体辅导的概念第18-19页
        2.1.3 团体辅导的演进第19-21页
        2.1.4 团体辅导在高校中的演进第21-23页
    2.2 团体辅导的相关理论基础第23-26页
        2.2.1 心理分析治疗理论第23页
        2.2.2 团体动力学理论第23-24页
        2.2.3 个人中心治疗理论第24-25页
        2.2.4 需求层次理论第25页
        2.2.5 人际相互作用分析理论第25-26页
        2.2.6 理性情绪行为治疗理论第26页
    2.3 本章小结第26-27页
3 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现状第27-36页
    3.1 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取得的成绩第27-31页
        3.1.1 高校对团体辅导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重要性有充分的认识第27-29页
        3.1.2 高校对团体辅导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运用逐渐普及第29-30页
        3.1.3 高校对团体辅导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中的研究成果丰硕第30-31页
    3.2 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的问题第31-35页
        3.2.1 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效率低下第31-32页
        3.2.2 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目标模糊第32-34页
        3.2.3 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效果甚微第34页
        3.2.4 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连续性较差第34-35页
    3.3 本章小结第35-36页
4 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36-44页
    4.1 高校团体辅导领导者的专业素养不够高第36-38页
        4.1.1 团体领导者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够丰厚第36-37页
        4.1.2 团体领导者对团体辅导技术的运用不够娴熟第37-38页
        4.1.3 团体领导者的培训工作不够完善第38页
    4.2 高校对大一新生的团体辅导针对性不强第38-41页
        4.2.1 团体的形成方式随意第38-39页
        4.2.2 团体辅导方案设计主观第39-40页
        4.2.3 团体辅导活动项目单一第40-41页
    4.3 高校团体领导者对团体辅导的专业技术运用不当第41-42页
        4.3.1 高校团体领导者对团体辅导技术运用深入不够第41页
        4.3.2 高校团体领导者对团体辅导技术运用方法不足第41-42页
    4.4 高校团体辅导的评估工作不到位第42-43页
        4.4.1 高校对团体辅导评估工作不够重视第42页
        4.4.2 高校团体辅导评估方法相对简单第42-43页
    4.5 本章小结第43-44页
5 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对策第44-59页
    5.1 建立优质的团体辅导领导者队伍第44-46页
        5.1.1 对团体领导者进行严格选拔第44-45页
        5.1.2 对团体领导者进行专业培训第45页
        5.1.3 对团体领导者进行系统考核第45-46页
    5.2 开展为大一新生进行团体辅导的前期准备工作第46-49页
        5.2.1 在大一新生中对团体辅导进行相关宣传第46-47页
        5.2.2 对参加团体辅导的大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分析第47-49页
        5.2.3 对参加团体辅导的大一新生进行团体分类第49页
    5.3 提高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方案设计的针对性第49-55页
        5.3.1 开展针对提升新生适应能力的团体辅导第50-51页
        5.3.2 开展帮助新生完善人际交往技巧的团体辅导第51-52页
        5.3.3 开展引导新生产生自我认知的团体辅导第52-53页
        5.3.4 开展指导新生构建自信系统的团体辅导第53-54页
        5.3.5 开展带领新生重塑班集体的团体辅导第54-55页
    5.4 完善团体辅导技术在大一新生心理健康干预工作中的运用第55-56页
        5.4.1 在新生团体辅导中充分运用整体性干预技术第55页
        5.4.2 在新生团体辅导中充分运用阶段性干预技术第55-56页
    5.5 健全高校运用团体辅导对大一新生心理健康进行干预的评估第56-58页
        5.5.1 提高高校对团体辅导评估的认识第56-57页
        5.5.2 完善高校对团体辅导评估方法的运用第57-58页
    5.6 本章小结第58-59页
结论第59-60页
参考文献第60-64页
附录1第64-65页
附录2第65-66页
附录3第66-71页
附录4第71-72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72-73页
致谢第73-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昆明市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研究
下一篇:城市遗产视角下的西安博物馆建筑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