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8-10页 |
第一章 林义光及其《文源》 | 第10-16页 |
第一节 林义光生平及主要著作 | 第10-12页 |
一、 关于《文源》 | 第10-11页 |
二、 关于《诗经通解》 | 第11-12页 |
第二节 《文源》为传统《说文》学开辟了新的道路 | 第12-16页 |
第二章 林义光的六书理论 | 第16-68页 |
第一节 传统六书研究中的相关问题概述 | 第16-22页 |
一、 六书次第 | 第16-17页 |
二、 六书分类 | 第17页 |
三、 象形、指事是否仅仅为独体? | 第17-19页 |
四、 四体二用说与六书皆造字之本说 | 第19-21页 |
五、 转注与形声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六书通义》说“六书” | 第22-48页 |
一 象形 | 第22-24页 |
二 指事 | 第24-31页 |
三 会意 | 第31-32页 |
四 形声 | 第32-44页 |
五 转注 | 第44-45页 |
六 假借 | 第45-48页 |
第三节 批判许说之不足 | 第48-54页 |
第四节 《六书通义》学术价值 | 第54-64页 |
一、 《六书通义》所倡六书之旨与今人的六书研究 | 第54-56页 |
二、 林义光对形声字来源问题的探索 | 第56-57页 |
三、 林义光的形变指事与裘锡圭、詹鄞鑫两位先生的变体字 | 第57-58页 |
四、 二重形声与当代双声符字研究 | 第58-64页 |
第五节 《六书通义》之不足 | 第64-68页 |
第三章 林义光的古文字研究 | 第68-87页 |
第一节 金文与《说文》研究史略 | 第68-73页 |
第二节 对古文字形体演变规律的探索 | 第73-81页 |
一、 古今字 | 第73-75页 |
二、 同字分化 | 第75-76页 |
三、 讹变 | 第76-81页 |
第三节 探求音在文字产生、演变与发展中的作用 | 第81-87页 |
结语 林义光对古文字学的贡献 | 第87-96页 |